首页 命运的抉择 下章
第四十节 杨府夜谈(二)
 “我会调集一个团的兵力去南洋配合第二舰队镇庒香料群岛的暴民。”孙露的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众人就立刻喜极而泣的连声道谢。这一千配有火的正规军是个什么概念。在南洋红⽑夷只要出各百十来人拿把火就能将那些土著当鸭子一样赶。如今朝廷肯出兵相助众人当然是欣鼓舞。只听一个南洋来的财阀立刻抱拳保证道:“会长放心。这将士们的食宿粮饷花不了朝廷的钱。我等南洋的华商全包了。”

 “诸位放心,朝廷是不会让我大明子民在海外受委屈的。不过移居南洋的国民也要加強自⾝的防范。红⽑夷在南洋人马少的可怜。做的缺德事更是数不甚数。但人家照样在能在南洋立⾜。有些事情也要好好向别人学学。”孙露想了一下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在南洋的聚居地要学红⽑夷那样建堡垒架大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火器的威力又能保护自我。还有尽量同当地的土王、土司搞好关系。我大明同南洋诸国可是有上百年邦的。许多事不用我们自己出手。尽量让那些土邦主替我们出面,做到以夷制夷。”

 众人听着孙露的讲解不由纷纷点头称是。而杨开泰则同一旁的王霖生互望了一眼。象是多了一分信心般王霖生试探着向孙露说道:“会长,这土著虽然可以放几赶跑他们。可是有些小国寡民却软硬不吃刁钻得很。”王霖生说罢拿来了一个彩瓷花瓶向孙露展示道:“会长请看个花瓶。”

 孙露疑惑着接过了花瓶仔细打量了一番。多年的经商经验让孙露多多少少对瓷器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从外观上看这花瓶的年代不长,样式是模仿景德镇的瓷器。可做工上却相差甚远,而且在颜⾊上过于鲜不够纯正。然而花瓶的底部却打着崇祯朝的年号。孙露将花瓶放在了几案上黛眉一皱向王霖生问道:“王会长这想必不是我大明的瓷器吧。若是我没猜错这该是东瀛倭国的仿制品。”

 王霖生听罢微微一笑竖起大拇指向孙露夸赞道:“总会长好眼力。这确实是倭国的瓷器。我大明的瓷器历来垄断市场。其中七成出口周边‮家国‬。另有二成由荷兰人或葡萄牙人转手出口到欧洲。这二成的瓷器数量虽然不多。但都质量上乘。可是这些年中原战不断。包括江西景德镇在內的不少瓷器产地都已停产。江南受其影响产量也降低了不少。于是海外的瓷器市场就出现了‮大巨‬的空缺。而这些年填补这空缺的就是倭国的瓷器。”

 听了王霖生的解释孙露并没显出有多么的惊讶。对于倭国瓷器抢占‮国中‬瓷器市场的事孙露早就知晓了。为此她还同罗胜等人讨论过这事。按照他们的说法每当中原遭遇“⿇烦”时,倭国就会乘机填补‮国中‬失去的市场分额。例如宋末、明初以及这次的申甲之。可以说倭国就是在‮国中‬退出的地方逐渐积聚了力量。广东虽然轻工业发达但在瓷器烧制方面并不占优势。也只好眼睁睁看着倭国在崇祯末年得了不少甜头。因此隆武朝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扶持景德镇的瓷器业。恢复南方瓷器的生产以求抢夺回失去的市场分额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王霖生提起此事肯定不止是为了瓷器的出口。

 当下孙露就不置可否的问道:“王会长,江西等地的瓷器作坊如今大多都已经恢复生产了。从新加坡传来的报告来看。我们正在逐渐恢复对欧洲的瓷器出口。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明的瓷器很快就会夺回原有的市场。毕竟在技术和质量上倭国瓷器是不可能同‮国中‬瓷器相提并论的。”

 “回总会长,老夫想提的不是我国瓷器对欧洲的出口。而是对倭国的出口。要知道历来大明对倭国的瓷器出口都是占二成以上的。可是近些年德川幕府大搞海噤。对大明的瓷器征收重税。如今大明对倭国的瓷器出口已经缩⽔⾜⾜有八成。而德川幕府却对这种仿冒的东西视无睹。”王霖生痛心疾首的说道。

 “是啊,露儿。不止是瓷器。丝绸、茶叶、布匹等等货品倭国一律菗重税。由于德川幕府的海噤。我大明的商船只能出⼊长崎港进行易。每艘船竟要纳‘船税’⽩银2~3万两之多。而倭国本国的船只每船所纳的只不过⽩银3000~4000两。对于这次的《东印度群岛贸易联合声明》德川幕府也是拒不执行。这本就没把作为宗主国的大明放在眼里!如此往复大明的颜面何在!如何能在藩属国立威。”杨开泰愤愤不平道。紧接着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的数落起倭国的种种无良行径来。

 看着王霖生和杨开泰一唱一和的表演孙露双手抱臂冷静的等待着他们的下一步说辞。对于德川幕府的海噤以及对外国船只菗重税的政策隆武王朝曾经涉过多次。为此隆武王朝甚至曾采取过向倭国⼊境商船征收惩罚“船税”以报复倭国的⾼关税。然而倭人依然我行我素。明对倭也是以出口为主。惩罚的“船税”更本起不了作用。另一方面明×之间的贸易却⽇渐红火起来。

 孙露清楚的知道这种繁荣的中倭贸易背后有着怎样肮脏的背景。中原南北军事的对立带来的是双方经济的封锁。如今唯一还能同満清有贸易联系的渠道就只剩下了倭国到朝鲜的航线。物质贫乏的北方市场对南方的商人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惑。这使得倭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成了沟通南北‮国中‬的地下中转站。南商人们将茶叶、瓷器、玻璃、肥皂、丝绸、布匹、铁器等等商品出口倭国。再通过倭国进口北方的羊⽑、原煤、棉花。或是直接进口倭国的稻米、木材、红铜等原料。其中一部分资金还会在倭国流转一通利用倭国特殊的金银兑换率套取更多的⽩银。这一来一回的巨额利润使得商人们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倭国走私各种货品到満清的控制区。而吴淞…长崎…釜山…天津也成了各方势力心照不宣的⻩金航线。

 终于众人的抱怨的结束了。王霖生和杨开泰抬头悄悄瞥了孙露一眼。见孙露不为动容。于是两人又犹豫了起来。看着这两个老奷巨滑的家伙言又止的模样孙露轻咳了一声说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商会一向讲究效率。”

 “这,我等都希望朝廷能给德川幕府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厉害。最好能让其降低关税,多开放几个港口。”这次开口的依然是杨开泰。不过在口气上比刚才明显心虚得多。若说让朝廷出兵南洋还可以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可是眼前的这个提议则是**裸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家国‬的国土还在沦陷之中,胆敢走私货物去敌国。这在以前可是叛国的大罪。如今非但不去收复国土,还为了这种走私贸易而出兵自己的藩属国。杨开泰和王霖生都清楚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要求。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说不过去的。孙露甚至当场就能以他二人的话语治他们的死罪。

 于是王霖生连忙战战兢兢的接口道:“会长,其实我等只是想让舰队进⼊江户威胁一下倭人。荷兰人就是用舰队封锁了湄公河得逞罗王就范。只要我大明发一发威那些个弹丸小国还不乖乖的束手就擒。”

 这算是在要求自己出兵攻打倭国吗?以前孙露曾经想象过各种出兵倭国热⾎沸腾的理由与情景。然而此刻望着底下那几个表情委琐又有些期盼的财阀。孙露发现这一刻自己的心竟然平静得很。没有仇恨,也没有想要复仇的快意。重商主义精髓就是‮钱赚‬,对杨开泰等人来说‮家国‬、民族都不重要。财富才是一个人终极目标。为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这个目标。倭国在他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能产生财富的地方。财阀们満心期盼着大炮能轰开那个愚昧‮家国‬的大门。好让他们肆无忌惮的掠夺那个岛屿上的⽩银、红铜以及木材。几百年后的‮杀屠‬与他们无关。他们更无从知晓。

 当然对于孙露来说无论是为了复仇也好,为了金钱也罢。该解决的事情终究是要解决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孙露决不允许在东亚的海域看见他国的军舰。就算是打着军队旗号的小舢板都不行。更何况是象倭国这样的一个军事存在呢。不过孙露暂时还不能给予财阀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她还需要令人信服的借口以求师出有名。只见她眉头一皱用一种近乎严厉的语气呵斥道:“王会长。如今中原战火不断。百姓们无不期盼的着朝廷早⽇收复中原实地。此时为一点点蝇头小力出师藩属国成何体统!百姓们又会怎么想!至于倭国目无朝廷的事。朝廷自会有分寸的!若是今后还有次大逆之言,定惩不怠!”

 王霖生和杨开泰一听孙露语气不善,顿时就被吓出了一⾝冷汗。连忙跪地求饶道:“会长息怒,我等被钱财蒙了心智。如此口不择言,实在该死。实在该死。我等下次再也不敢有此非分之想了。”

 “恩,起来吧。诸位都是富甲一方的士绅,又是议会的议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别到时候落了别人的口实。议会就是为民请愿之所。朝廷出兵也是要顺应民心的!”孙露加重了语气说道。

 底下的众人连忙纷纷点头附和着。至于杨开泰不由的偷偷擦了擦额头上微微蒙出的汗珠。孙露突然严厉的语气让他着实下了一跳。然而一旁的王霖生听罢心中却又是另一番思量。特别是孙露最后的那句“朝廷出兵也是要顺应民心的!”让他猛然一凛。于是王霖生偷偷的瞥了孙露一眼发现孙露的语气虽然严厉,可她的表情看上去却是轻描淡写的。觉得此事还有戏。但再也不能如此直接的提了。见此情形王霖生又在心中转了十七八个弯。

 书房里的气氛立刻变得沉重起来。众人不敢再当着孙露的面提什么要求了。孙露则趁此机会开始一一询问起这一年各地新政策的推行情况。刚过去的一年是隆武王朝“五年计划”的第一个年头,虽然许多政策还看不出什么效果来。但孙露仍然希望从这些人口中探听些反应。众人当然不敢怠慢,一个个说的唾沫飞溅眉飞⾊舞的。大多是些歌功颂德的话。将孙露和她的“五年计划”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孙露便是这天下派下来解救众生的救世主一般挥一挥手指头这荒地就能变良田。

 孙露当然知道这些人是在吹捧自己。可是好话又有谁不喜听呢。当下孙露脸上虽没表现,可心里却是一阵得意。却见她回头向王霖生询问道:“王会长,苏杭乃是鱼米之乡。人道是苏杭天下⾜。不知去年苏杭二地恢复得如何啊?”

 此时的王霖生还考虑着先前的事情。被孙露冷不防的这么一问,不由的楞了一下。王霖生倒真的有一件关于商会在苏州的⿇烦想要向孙露提起。可是刚才孙露严厉的措辞却又使他不敢多言。王霖生想了一下决定还是轻描淡写着提一下。于是恭敬的回答道:“回总会长,这苏杭各地的百姓受朝廷恩惠如今乃是安居乐业。不过,也有少数刁民肆意滋事。打砸商会的桑田。此事当地的知县已经作出判决,惩处了那些个刁民。还请总会长放心。”

 “哦?有此事?”孙露一听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连忙问道:“那些百姓究竟为何打砸商会的桑田?”

 “回总会长,那些个无知刁民硬说这桑田的⽔车破坏了他们乡里的风⽔。所以才会做出如此野蛮的行径。可笑的是有几个酸儒竟然更着后头起哄。说什么我们养蚕纺纱不务农事,本末倒置。真是可笑之极。我们养蚕纺纱产出的丝绸远销海外赚回的银子比他们田里的稻子还多。真是无知之极。”王霖生嘲弄着说到。引得一旁的众人也跟着轰笑来。

 孙露听罢微微送了口气,原来是为了风⽔的事啊。这样的事以前她也听说过。据说在清末不少地方的村民就是因为觉得蒸汽机或⽔车妨碍风⽔便极力阻碍新工厂的建立。看来改变人们的思维还是一件长远的工程。当下也不噤莞尔。于是整个夜谈便在这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然而孙露并不知晓眼前的这个小小的揷曲却在不久之后带来了一场发人深思的争论。  m.sHAnZxS.coM
上章 命运的抉择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