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下章
一五六、杯浮绿酒邀君醉
 孙元起这一路走来,倒也平安无事。不一间,轮船便从阿拉伯海绕过亚丁湾,进入红海,接着穿过苏伊士运河,来到地中海,很快抵达法国马赛。

 刚下轮船,便看见有人在码头接,依稀是居里夫妇的身影。

 要说孙元起在法国也呆过一段时间,可称得“人”的,数来数去只有居里夫妇俩。这还是因为大家都研究原子核物理,平时有些信件往来,相互探讨学术问题,才渐渐识。或许真的有蝴蝶效应,善者那几个原先不该死的人死了,而像居里先生这种应该被马车撞死的悲剧男,居然还活蹦跳地活在世!

 难道他知道我挽救了自己的一条性命,所以来码头感谢?嘿嘿,居里先生要是知道自己太太,将来会和自己学生郎之万发展出一段不伦之恋,应该后悔还活在世!

 孙元起不是法国的道德,自然管不了那么多。当下急忙走过去,与诸人见礼。到了近处,才发现接的人群中除了居里夫妇外,其余都是西装革履、留着辫子的中国人。难道是同盟会欧洲分舵的同志们?

 正疑感间,逮眼看见领头一人,古奇的面容立马让孙元起想到他是何人:“泽臩民兄别来无恙!”原来此人正是在孙元起建议下改学发动机的李复几。

 李复几笑道:“百熙先生安好,旅途一切顺利?”

 “呵呵,一切顺利。”孙元起答道“泽臩民兄”你不是在伦敦学习么?现在应该论文答辩了?怎么有空来马赛?”

 “论文答辩已经通过了,具体细节等有空再和您详谈。现在我先给年介绍一下到场的诸位同仁,这几位是杨荫菜、吴国良、汪钟岳、罗荐寅,都是在比利时学习实业,他们都是湖北官派留学,说起来你还算是他们的顶头司呢…”

 李复几最早来欧洲留学,呆得时间又足够长,被同学们公推为欧洲中国联谊会的会长。听闻孙元起来欧洲,趁着圣诞和新年假期”发动诸位在欧留学生到马赛恭。而今天在场的,多半都是湖北官派留学生。

 因为在庚子年后,为了培养洋务新政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张之大力向海外派遣游学生。湖北很快与江、淅、川等省并列,成为派出游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现今已无法精确统计其总人数”但仅仅截止至光绪三十年1904,派往德国的湖北学生就有二十五人,比利时为二十四人,英国二十三人,法国十人…

 作为联谊会长,李复几绝对称职,早已经安排好住宿。大家相见之后,便准备按照中国习俗,到预定的餐厅,给孙元起接风洗尘。还没动身”便从人群后面涌出十多位记者,将孙元起团团围住,用或流利、或蹩脚的英文哄哄地问道:

 “约翰逊博士,我是《泰晤士报》的记者,可以请您谈谈对探索反物质的建议么?”

 “尊敬的教授,对于超导的研究进展,你能给出一个乐观的时间表吗?”

 “对于大爆炸宇宙理论,法国民众非常感兴趣。作为该理论的创始人,先生”你能浅易地向公众介绍一下么?”

 场面顿时一片混乱,惹得四周行人纷纷侧目而视。孙元起只好举手示意大家安静:“诸位先生”我很乐意接受大家的采访。

 但因为旅途劳累,我只能简要地回答每个人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

 众人轰然答应,然后开始秩序井然地提问。

 之前孙元起在船遇见的那位‮妇少‬,此刻正好下船从人群中穿过”见一堆记者围着孙元起采访,好奇天再次爆发,低声询问一位明白真相的围观群众:“这个中国人是谁?他犯了什么事,为什么记者要采访他?…”

 “哦”尊敬的女士,我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围观者都是好事者”“这位中国人就是提出大爆炸宇宙理论的约翰逊博士,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女士,你听过大爆炸宇宙理论么?如果不知道,我倒是可以给您大致介绍一下…”

 这位话痨滔滔不绝,而打听的女士已经用手掩住嘴巴,低声惊呼道:“啊,原来他就是约翰逊!”

 “怎么,女士,你之前见过他?”

 “嗯!嗯!”女士重重地点点头“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躺在甲板苦苦沉思。那种神态,让人不由想起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爵士。他是如此地专注,以至于我在他身边驻足十多分钟,他都没有发现我的存在!”

 “那可真是…”听众嗟叹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我就问他在什么,他说他在研究太阳。”

 听众抬头望了望天的太阳:“太阳?太阳有什么好研究的?”

 “他说,他正在研究太阳为什么发光发热!”

 “如果他研究成功,岂不是人类可以自己造个太阳?哦,天哪!他的研究真是太令人吃惊了。”

 孙元起自然没有听见两位八卦众的对话,应付完记者,便随着李复几一行前往旅馆。途中,他和李复几坐在一辆车,接着刚才的话题:“泽臩民兄,恭喜你论文答辩通过!这样一来,你便成为了中国在欧洲取得哲学博士的第一人!”

 “呵呵,谢谢百熙先生。第一人什么的就算了,学生在您面前,真是班门弄斧啦。”

 “对了,你论文已经答辩完,打算什么时候回国?”

 “既然学业已经结束,我准备近期就回国”李复几苦笑道“只是回国以后去哪里工作,实在令人踌躇。

 “你不是研究发动机么?那还愁找不到工作!”发动机可是高科技,产泛涉及军工、民用,这样的博士应该到哪里都不愁没饭吃的。

 李复几一脸苦涩,摇了摇头:“正因为是研究发动机,所以才在大清找不到饭吃。先说造船,中国的轮船,吨位大些的都是出资请外国船厂建造:吨位小些的,倒是自己可以制造,可发动机向来都是进口,从没有自己研制的先例。至于其他机械,诸如各种蒸汽机、内燃机也都是从外国进口,自有维修技师。我回国内,顶多也就做个维修技师。可雇佣一个博士,薪金足以抵好几个熟练工匠,估计人家还不大乐意聘我呢!”

 这就是高科技高学历人才的悲哀:高科技尖的研究范围,限定他们狭窄的就业范围,通常可选择空间非常小:高学历的培养成本,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预期,对薪酬、工作条件等往往要求比较苛刻。他们一旦失业,会很难找到合适的下家。从这个角度来说,环境工程、生物医学的博士,反而不如中文↓学的本科生好找工作。

 “母校南洋公学倒是希望我回去开办机械学科”南洋公学在牺年已经改名商部高等实业学堂,但李复几还是习惯自己原来在校时的称呼“可学校里一穷二白,白手起家,谈何容易?尤其是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涉及到材料学、力学、热学等诸多方面,单凭我一人,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现今中国,根本没有谁愿意投入数以万计的资金,支持这种旷持久却可能是徒劳无功的研究!但我又知道,发动机对于国家的工业基础非常重要,中国已经落后多多,现在如不头赶,恐怕以后差距会更大,乃至无力追赶!所以我左右为难,心中彷徨无计。”

 孙元起郑重地说:“作为经世大学的校长,我诚邀你到经世大学工作!…”

 “谢谢百熙先生的好意!我对国内学校有所了解,知道经世大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是中国最好的,甚至物理、化学、电子等领域的研究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学校地处京师,附近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并不适合发动机的研制,因为发动机是基于钢铁冶炼铸造的。从这一点来说,京师甚至还不如海,毕竟海离汉钢铁厂更近些。”

 见李复几婉拒,孙元起丝毫不以为忤,接着说道:“我之所以邀请你,是因为经世大学具备如下三个条件:首先,经世大学在三年前已经成立了发动机研究所,眼下已经有近二十位学生。或许他们水平层次不齐,但有不少已经初步掌握相关知识,胜过你在别处从零开始。”

 看来,经世大学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发动机研究所成立丢年多,居然外界都没有得到消息。

 “其次,你到研究所后,学校会给予你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

 “至于你说北京附近没有钢铁厂,这一点你也不用担心。你到学校后,先和研究所的司事磨合一段时间,互相讨论,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并开展初步的研究。相信在你们拿出自己的发动机设计方案前,京郊已经建好了一座钢铁厂!”孙元起信心满满地说道。WS  m.sHanZxS.coM
上章 重生之大科学家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