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渤海边文集 下章
一道不寻常的风景
   初识宏杰是三年前了,在一次组织生活会议上。但见一个戴着旅游帽,身着运动服的青年,小眼睛从帽檐下奕奕生辉,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增添了几分腼腆,尖尖的下颌,白皙的面皮。刘抚兴秘书长介绍说:“张宏杰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写有《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等书,刚从欧洲论坛回来…”

 听到这番介绍,刮目相看这个青年了。我脑海里闪现出写《丑陋的中国人》的柏扬,还有那个狂傲不羁的李傲的形象。但是眼前的他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反骨”的迹象,像个小弟弟似的,有几分谦逊与羞赧地听着大家的夸赞。

 得知这个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已出版了四部中华思想意识方面的专著:《千年悖论》、《另一面》、《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而且极具影响和轰动,尤其是他进住新,一篇《河南,中国大酱缸里的小酱缸》迅疾的点击率直奔老牌博客徐静蕾的制高点,我们为其祝贺之余,就是为其骄傲和自豪了。

 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得到他的赠书,他的博客《出书记》也封上了讨要书的口了(呵呵,还是去书店买一本回来读吧)。真正静下心来读完他的几篇大作,还是近的事。纸本的书终究还是没买,就到网上来读电子书了。

 纸本倒是也读到一篇,是他为吴久民先生的《天河钓》写的序——《在喧嚣中听》,起笔吓人一跳:“说实在的,我不喜欢葫芦岛这个城市…”哪有人敢这么说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原来他是为后文:“然而,在这里却意外地有些让人赏心的风景,如同沙漠里的绿洲。比如吴久民。”做足了蓄势。

 “我一直觉得,人活着,得有底才能走到寻常人走不到的地方,才能看到寻常人看不到的景。”他是在赞叹吴久民先生的“书生本”不也是他独辟蹊径,走自己路的代言吗?于是他在文化与文学上走着一条另类的不同寻常的路,看到了不寻常的景,自己也成为被人关注的一道不寻常的风景

 试从《无处收留:吴三桂》,来看这道不寻常的风景,有两大特色:一是语言庄重诙谐,辞彩纷呈;二是抓住还原人本的切入点。

 我欣赏宏杰的语言特色,沉重中不失轻盈,庄重中不失谐趣,文采斑斓,舒张有致,哲思分明,像是从灵魂深处自然地溢而出。

 在作者的诸篇文章中,我最喜欢这一篇的语言,读到吴三桂在云南的生活片段:“三桂吹笛,宫人以次唱和。旋呼赏赉,则珠宝金帛堆陈于前,宫人憧憧攘取…府苑中花木清幽,有所谓列翠轩者,厅事五间。秋佳,辄携笔坐于轩内,作擘窠大字,侍姬诸人环视于侧,鬓影钗光,与苍翠之互相辉映。厕身其中,殆无异蓬壶阆苑…”然而所有的这些,也不能遮掩三桂那无家可归的灵魂!

 他的文字可以幻化为一幅幅气势恢弘的壮丽的场景,此时脑海里浮现出杜牧所描绘的《阿房宫赋》中奢华景象。文本那隽永的语言,持有赋的韵味,十足地萦回在耳边,律动溢着了。

 人物的心理刻画,不夸饰,不造作,不矫情:“原来一个真正的男人,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存在的…一个真正的女人可以改变世界…做一个真正的男人比做其他任何一个角色都主要,甚至比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大英雄更重要。”质朴而贴切的话语,诠释了吴三桂一怒为红颜的人

 我欣赏宏杰抓住还原人本的切入点,观察触角的敏锐与刁钻,角度也是另类极具察力和穿透力。不人云亦云,总是有自己独到的切入点,另辟蹊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又还原于历史的本、人的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冲冠一怒使吴三桂永远地背负了历史的重债…不过,吴三桂在这愤怒的一刻袒出人是历史上一抹斑斓的色彩,否则这部历史就过于灰暗乏味了。这个由****的愤怒驱动着的人,一瞬间挣破了文化在他身上形成的层层伪饰,显出未被阉割的真真情。”还原给笔下的人物于原始的人与本,血,充斥着灵与的抗争及搏击。

 用人的相通情感,来呼唤起共鸣,来解读那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性格即命运,性格即历史。把握住性格这把钥匙,去开启探询人物命运的轨迹,来矫正、补充历史记载中或欠缺或遗漏或抹杀的东西,还人物以人的本来面目,再反过来折出人物所赖以生存、所服务的社会真实的情态——大历史,大社会,大舞台,小人物,小命运的悲怆…

 从小人物的性格即命运中,悲叹其心理的困惑、矛盾、挣扎、抗争、叛逆…道德的固守与沦丧,挖掘出中华民族深蒂固的灵魂深处的“痼疾”剖析其痼结的文化源,以求疗治的可行

 “在苛求的道德伦理标准之下,一个人很容易被推入冰炭相的两难选择之中,承受自然人和社会伦理两方面同样强烈的撕扯,而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王朝板,你不想做忠臣就只能选择做贰臣,不成君子只能成为小人,不成为天使就只能狠狠心做魔鬼,不进入圣祠就只能跪在历史的辱柱前…而活下来,却需要勇气。”

 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为世人还原了吴三桂灵与的人搏击。由忠臣孝子,兼具北雄南秀的气质,轻财好士的品行,多血质的性格特点,冲冠一怒为红颜…在历史的滚滚红尘中,碾碎了他道德的铠甲,蜕却去忠臣的外壳,国丧家亡“他选择了求生而不是殉道”突显出原始的人的生存的本能,漫漫的心路历程,撕扯成碎片,鲜血淋淋…

 通过大明朝与满洲君王统治的对比中,开掘厚重的历史底蕴,探究深刻的人文内涵。汉民族儒教的虚妄假设,压抑人本的****,导致了伪善、伪标准…当与满洲人体内原始的野的热情和冲动对峙与较量时,土崩瓦解。面对道德伦理与生命存活的矛盾中,前者显得是如此的苍白无力而不堪一击,不战自溃。

 其作品取材大都是来源于沉重的历史——一个个背负着五千年的大汉民族意识,一个个撼人心魄的故事,一个个重量级的人物,一个个惊世骇俗的新理念…

 一个青年人,能从那些淹没于艰涩的繁体字、浩繁的故纸堆里,挖掘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鲜活的灵魂,透视汉民族历史中性格即命运的悲怆与苍茫,揭示儒教伦理的偏颇与狭隘,还人与原始的本,为当代人提出了一个警示的探讨的课题。

 难能可贵的是宏杰没有愤青的恶俗,没有老学究窒息的腐朽气息,没有历史学家的精神桎梏。他不承载历史的沉重,他不带着枷锁舞蹈,是其幸运,也是读者之幸福。这一道另类的不寻常的风景,是那么的鲜亮、清新、清。他总是那么谦逊而腼腆地笑着,来内敛他骨子里的那股旷世的才情与自信。

 最后借用吴久民先生的评论,为我的这篇“风景”来点睛吧!“也许是偏爱,我总觉得这一篇是宏杰散文中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一篇:既大气磅礴、内涵厚重,又文采斑斓、感觉鲜。如果说散文是人类精神的实现方式,那么,这一篇是最具宏杰精神个性的,独特的精神触角,浑化为独特的文体,让读过的人眼睛烁然一亮,一个不可多得的字眼:‘创造’从意识里浮出!”  m.SHaNZxS.COm
上章 渤海边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