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巴陵儿文集 下章
中财论坛女性作者的散文欣赏
 在上个世纪中“五四运动”和八、九十年代成为当今评论界无法否认的两次“散文时代”高峰,特别是世纪末散文的创作,成为中国文坛最亮丽的一道文学风景。如果说散文审美‮趣情‬的提高和文的回归在八、九十年代得到长足的发展的话,那么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中,真正的散文创作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状况才呈现出来。

 在专业的散文创作中,近年来围绕对“现代化”是美景还是陷阱、当代作家应该如何应对飞速的历史和人文转向等问题的争论,渐渐生发和演变出了两极对立的创作主体模式,并益呈强化之势。张承志等作家在散文创作中坚守“清洁的精神”和人文理想的价值,面对汹涌着的拜金主义、犬儒主义以及“文以载”(所谓下半身写作)不断创作出充满情的警世之文;而王蒙之风的散文则保持了与时代新语境的亲和力,在张扬语言个性的同时,为现代化的进步鼓掌叫好,对保守落后和针对某些人对新文化持有的戒心,不断发表的是一种冷静的新历史理性的通世之文。

 冷静地阅读和欣赏《中财论坛·夜听雨》版面的文章,较之与男作者,尽管女作者的文章在数量上的没有男作者多,但她们她们的文章更与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易于表现出作者的审美‮趣情‬和情怀。也就是说,男作者的文章善于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概括,得出的是某种结论;而女作者习惯于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描述,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印象。就文本来说,并不存在深奥与肤浅、高雅与俗之分,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女的文章更加易于让读者明白和接受,所以,也是为了简单方便一些,我谈一点阅读女作者的作品的感受。

 我曾经有意地观察过一些网络论坛或者BBS,发现绝大多数论坛上女作者偏多,这大概和中国古老的“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有相当大的关系。除去那些极少数可以拥坐在家里的专业作家以外,这个世界给男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休闲娱乐方式。肩负家庭重担的女,同样也需要一种休闲或者娱乐的方式,而网络的出现,正好给做完家务的女提供了一种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于是,更多的女拿起笔来,以自己的方式宣自己的情感,放飞自己的灵魂,拓展自己的视野或追求自己的人生。还有一点,就是网络上的女作者以各种文字工作、财会、教师和医务人员居多,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电脑,所以,对电脑的熟练使用也为她们进行文字创作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条件。

 从历史上看,传媒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口传媒、纸传媒和电子传媒,传媒工具的不同对文化和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能说过分。有的学者认为是纸媒体引发了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同样,纸媒体也成就了伟大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现在,人们花费在电脑上电视上网络上的时间与俱增,这种媒体工具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手段的便利,而是人们把握和感知这个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化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审美方式和审美‮趣情‬的变化。网络文学越来越不可小瞧,现在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出版过网络文学作品。

 在《夜听雨》版面内,我们不能忽视李幼谦、“山高水远”、“幽幽飞”、“月桂树”、“忆雪飞”、“何小皙”、“戈眉”、“小老鼠”、“梅笛”、“舄兢”、“帘外”、“静儿”、“再清”、“流星7749”、“舞双双”、“绿叶如涓”、“贾秀莉”、“榛子”、“透透”、“暗香盈袖”、“晚亭”、“微雨”等朋友的作品,仔细阅读之后,我认为她们的作品同多异少,大致存在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复杂多样化,二是作品生活化,三是表述个人化。

 复杂多样化只要稍加留意就可感到,现在论坛的文章通俗、严肃、纪实、历史、家族、乡土、女权、都市、言情、官场、私密、怀旧、调侃、变形以及跨文体和超文本写作等等无奇不有,无所不包,真是多元共存,众声喧哗。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少积多,再从多中选择共的以为标准,渐渐变多为少,无限循环,成为发展。多总比少好,然而由于意识形态淡化的大气候所致,闲暇时间的增多和休闲方式的改变以及休闲‮趣情‬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文学功能的扩展和外延,促使了文学风格形态的多样与复杂。但是,在肯定这些女作者的作品健康向上的主旋律的同时,我们不能漠视个别人作品中的泡沫化。有些人仅仅追求了文章的昙花一现,而忽视了创作更深层次更高审美‮趣情‬的文学作品,或者重视了数量而轻视了质量,所以,即就是读过,也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虽不敢以读书人自居,但自忖十多年来,因为对文学的喜欢,涉猎或者阅读过的书籍也颇为不少,但从来没有如这两年在网络上感觉到的这般眼花缭过。我为这么多的文章数量感到欣慰,遗憾的是其中华太少而泥沙太多,于是在此同时,也深深担忧,这么发展下去,会不会抹煞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版面内有的朋友的文章跟贴和点击量有下降趋势。

 作品生活化,既有写作方式和形态上的分化,也包括作品内容的日常生活化。回顾80年代的作品,其价值立场极具内在的整一和共同,即使写作手法,借鉴门类颇多,但其价值和方法大致相同,是所谓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存的时期,但写实主义雄居首位。现代主义是抽象、精英和晦涩化的,以追求深度为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以解构和消费为旨,作品向生活化扩张,由深度浮向平面,往往可以混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80年代的创作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跳不出新启蒙主义的话语。而现在不同了,理想主义的、进主义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女女权主义的、宽容的现实主义的、甚至准宗教的价值观并存,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更因为作品的人物塑造也由风云人物变化为平民、小人物、左右为难迷茫困惑的窘迫者,所表现的多是他们的实实在在的离合悲,生活的烟火气骤然浓烈起来,文学作品成为有血有可与日常生活相互参见的身化文学,与之相联系的是对忧患意识的消解,偏多与物质和感官的享受,化忧虑为通达,变沉重为无奈。在这一点上,论坛女作者的文章中随处可见,但尤以“静儿”、“幽幽飞”、“忆雪飞”、“再清”、“舞双双”、“透透”等有代表

 对于第三点,陈洪金和“七彩燕”朋友都已就叙述的个人化有过专门的文章讨论,其见识也颇为独到。我补充一  M.ShaNzXs.COm
上章 巴陵儿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