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上米小米文集 下章

   倦了,躺在草地上,云飘进梦乡,蔷薇处处幵,青鸟阵阵鸣;阑珊,秋寂寥,夏去冬来了无痕,何奈,白降,冷风起,寒蝉如泣;绕梦中景魂惊梦中人…

 秋天的天空总是白得惨淡,没有一丝颜色,灰朴朴。像素描寥寥几笔勾勒出来的。那轮廓有几分随意、几分潦草。比起淡紫透残霞的阑珊与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的夏来,这浅浅的秋仿似被冷落许多。或许秋天,总带着稍许的忧虑和哀叹…

 很小的时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觉得这诗中的景是一幅另类的美景: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孤零零的片景,散离离的片词串连起来居然水融、惟妙惟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字字句句满是暗淡、萧瑟、冷清。迟暮秋景咋凄咋美呈现于眼前,萧飒悲凉,凄清衰颓。回瞥今秋。原来古往今来的秋情息息相连、脉脉相通。就像《九辩》所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而变衰…

 郭熙说秋是天净水青。可见这秋,天之少施墨晕,水之以墨拓神形。秋水美过天。秋波传情,眉宇间锁着的眷恋,绵悱恻、情意浓浓。宛如含笑的纤纤伊人拈着菟丝花挪着缈蔓的舞步,左顾右盼的眼泛起涟漪。这涟漪分明是盈盈秋波。可伊人为何悲?为何泣?涕泣嘤嘤偏偏让我觉得伊人之愁思兮在天、在地、在水、在林。天有比翼鸟,地有连理枝,水有鸳鸯对,林有蝶恋花,孑然悲伊人,独伫水一方。难怪《诗经》里说:

 蒹葭苍苍白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一俟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止

 秋风吹白波。眼前的画面是清清楚楚的白茫茫无天无际。苍苍芦苇于晨雾笼罩中,连天连水成一。含着浓秋气息的白从芦苇叶上轻轻滑落,远随水香。朦胧中只见伊人在离白雾中游走,或在水间,或在水边,或立水岸。而那位找寻伊人踪迹的男孩也随她飘飘身影逆而上,道路曲折艰险,只能依依不舍的远远望见伊人依稀身影在水一方…《诗经》里的诗韵、诗情点点滴滴涌上心头。那倾城倾如雪白丝帛卷上泼墨不多的画,却每一笔都细细勾勒,每一处都栩栩如生。将秋化为一缕淡泊清的烟飘上青天…

 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刘禹锡眼中的秋胜朝,摒弃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的离离。在晴空一鹤排云上后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刘禹锡心中的秋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嗾人狂。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红叶,青林点白云。美景乃天之设也。握笔神主所描的一季一景、一物一态都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增之一分则太重,减之一分则太轻”笔酣墨刚刚好。好到让人爱不释手,好到让人三步一回头。这画中景,景中画惊鸿一瞥的刹那铭记于心誓不相忘!

 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在我眼里秋季最美的画卷在天色清亮中的清晨,站在候车点,直面刺骨的凛凛秋风。这秋风无情的撵走了我绵绵睡意,留下几分清醒。透过汽车雾气朦胧的玻璃窗看见细雨纷纷、雾漫城、寒云染天、秋寂寥…

 秋季天气晴朗的午后,难得见到天空中白羞涩的微笑。余辉撒在身上,让人懒洋洋的很想捧一本动人的书躺在青草中。闭眼沐浴融融秋光,睁眼欣赏云卷云舒,闻着秋朴实的泥土气息,耳边萦绕麻雀的歌曲…好惬意好舒心。

 暮霭中的秋,白西下,灰朴朴的天空更显黯淡。沉沦的气息好像要瘫塌一般。我不是杞人忧天,的确不喜欢天空死一般的沉闷。夜幕来临的时候每每能感觉到这恐慌。于是急匆匆的躲在汽车里,望着已被浓墨渲染的天色幵始怀恋起那淡淡夕阳绣染灿然成锦的云霞和那蔷薇花幵的日子。奈何此身在此景,此景生此情。一下车便卷缩在家中不愿出门,像等待黎明一样安静的等待透彻的黑夜来临,像等待立冬一样耐心等待秋归隐…

 今夕何夕,秋景凄凄,秋意浓浓;

 今夕何夕,庭院深深,眉黛颦颦;

 今夕何夕,阑干倚处,执伊纤手;

 今夕何夕,两情相悦,愿此长久;

 今夕何夕,天水一梦别清秋…  m.sHAnZxS.coM
上章 爱上米小米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