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宋 下章
第四百三十章治理两河(下)
 第四百三十章治理两河(下)

 赵旉治理黄河,采用了明代水利学家潘继驯的方法,一反历来不断拓宽黄河河道(目的是降低黄河水位,这在秦汉等较早的时期还有意义,但到了宋代,河底都比两岸的地面高,即使能将水位降到零,也没有任何用处,反倒会因为水太缓,而令河水中的泥沙以更快的速度在河上淤积。)的做法,却反而收窄河道,这样一来黄河下游水加速,泥沙便不易淤积,甚至还有“束水冲沙”之效。再加上赵旉自从收复关中以后,就一直宣传植被对于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并出台了不少引导的优惠政策以促进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百姓尽可能地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黄河的含沙量已经开始明显下降,所以此后一直令人头痛不已的“地上河”现象虽然在赵旉的有生之年还未必能有根本的改观,但至少会有所缓解。同时,赵旉还将后世利用虹原理从黄河引水灌溉的方法推广下去,大大增加了北方耕地的灌溉面积,结果虽然大面积的农田被改为牧场或是林地,北方的粮食产量却不降反增了(对中国这样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有无灌溉对于农田的产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战国后期秦国的郑国渠建成后,受其灌溉的关中平原的平均亩产提高了数倍之多。后来由于关中人口增加,时人无知,居然填平渠道以增加耕地面积,结果没过多久,关中粮食产量便大幅度下降,沦落到了需要从外地购粮的地步,而那个时候,关中水土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后悔也来不及了…)。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束水冲沙”的方法固然很好,却会增大河堤的负担,但是赵旉对此早有预料,他不惜糜费巨资,在那些高危地段广泛使用水泥粘合巨石(只要强度足够,种类不限,但不包括石灰岩…)来筑堤,大堤高度也远超历史上的先例,确保了在其后一百多年内,黄河再没有发生过一次较大的破堤事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保护神,华北地区的经济并未像历史上那样衰败下去,以致于直到新中国建国以前的近千年时间里,长期(只是平均来说,大丰收年也是有的,另外明清时期政治中心的北移,也是北方不得不从江南运粮的重要原因,毕竟平白就多了上百万张嘴啊,还都是不种田的…)沦为必须依靠南方输血的“负领土”而为大宋的持续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至于淮河,则参考了记忆中建国后对于淮河的治理方式,即利用黄河夺淮后入海的故道,挖掘出了数条足以让千吨级大船航行的大型运河(即苏北灌溉总渠),使得洪泽湖中无路可出的水量东入海,永久地解除了淮河的水患,同时还能收到灌溉与航运之利。另外,赵旉还以此为骨架,集中大量人力在淮北地区建立起堪称样板的发达运河网与灌溉系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大宋最重要的粮仓(其实淮北平原本来粮食产量就不低,只是在两宋之,长期受到水患与战破坏干扰,地位自然就比不上相对安定的江南和巴蜀了。)之一。

 这个时期的洪泽湖才刚刚出现(公元1128年黄河改道、南下夺淮后形成),面积远没有后世那么巨大,也未出现依靠其生存(后世洪泽湖的鱼、虾、蟹、菱、藕等水产品养活了不少人)的固定人群,所以赵旉完全可以将其填掉以增加耕地面积(当地是平原地形,土壤肥力也不错,开发出来就是不可多得的好地。),反正“虱子多了不”钱都花掉那么多了,也不在乎再增加一些,如果赵旉愿意的话。

 但赵旉最后还是选择保留这个因为灾害而突然出现的大湖,因为他知道一个地区的水域或森林面积越大(意味着水分蒸发量大,保水能力强,相对来说森林的效果要逊于水域一筹。),水旱灾害就越少,温差也越小,对改善气候大有裨益。但是自从人类主宰地球以后,湖泊和地便只会不断萎缩而不会拓展和新生(因为人类不可能舍弃自己的家园,放弃洪灾后的重建,而那是湖泊和地形成和开拓的主要原动力。),洪泽湖与如今渐萎缩的梁山水泊(梁山泊之所以在短短几百年内就几乎完全干涸,一是深度不够,二是因为不像洪泽湖那样有淮河这一较为稳定的来水,只能依靠雨水补充。)都是相当罕见的特例(因为战或是政府工作不到位,致使洪灾迟迟得不到有效治理,偏偏又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结果大量的洪水无处下,形成了这两个大湖。),因此人类历史上自然灾害便随着时间流逝而越来越频繁(也有因人类生活条件改善、社会分工细化,而出现一些新灾害的情况。例如,当人类还住山时,地震若不能造成山崩地裂,便算不上灾害,而能震塌山体或是撕开足以让人摔死的地裂的地震,至少也得有七级以上…)。当然,赵旉不可能为了这点长远利益,而放弃大得多的眼前利益(其实食物产出和宜居地面同时也是长远利益,否则岂不是等于说人类应该一直蹲山?),但对于已经形成的洪泽湖,就没有必要再花费大力气将其填平了。与其这样做,还不如向国外扩张夺取新的地盘,代价还小点…

 在治理黄淮两河的同时,赵旉还顺便将淤已久的大运河北段重新疏浚,令南北漕运再度贯通。这不但大大降低了治理两河的发费,也进一步加快了大宋国内商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商贾的普遍。不过,赵旉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从来没有舍己为人过,那些商人既然得了好处,自然也得付出代价…  M.ShANzXs.coM
上章 医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