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衰落的帝国
经过四十二天漫长航行,邮轮在二月二十一⽇清晨到达宁波港。
进港时,冯承乾来到甲板上,眺望那座依山傍海而建的港口城市。此时的宁波,为大清第一大港。
“伯爵,你在看什么?”
冯承乾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提尔⽪茨已经在他⾝后。
“你是否觉得,这个古老的家国与帝国非常相似。”
“相似?”提尔⽪茨愣了一下,说道“我可不这么认为,虽然大清地大物博,但是与帝国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五十年前,帝国何尝不是如此?”
“这…”“当然,仅仅是相似而已。虽然五十年前,帝国四分五裂,但是普鲁士依旧強大,不然帝国也不可能实现统一。”
“看来,伯爵很有感触。”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这叫有感而言。有了印度,英国才称得上是⽇不落帝国。对帝国来说,缺少的就是一个像印度这样的殖民地。”
“伯爵的意思是…”
“如果帝国能在大清建立殖民地,并且独占利益,你觉得我们还用得着处处巴结与奉承英国吗?”
提尔⽪茨的眉头跳了几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此事千头万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果真要做,首先就要获得一处立⾜点,最好是一座像宁波这样的良港。”
“还得远离其他列強的核心利益区。”
提尔⽪茨一愣,对冯承乾说道:“伯爵早就想到了?”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一路上闲得无事,总得找些事情打发时间吧。我跟陈季同谈过好几次,大清山东地区物产丰富,而且暂时没有列強涉⾜,如果能够独占山东,肯定对帝国大有裨益。”
提尔⽪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显然他也很关注大清。
“等到帝国海军发展壮大,我会恳请陛下组建远东舰队,委任你担任舰队司令,由你负责帝国在大清的拓展事务。”
“伯爵…”
“我们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的对抗,不仅仅在欧洲陆大上,也不仅仅在北海,而是在世界各地。”冯承乾看了眼提尔⽪茨,说道“如果能在大清站稳脚跟,就能在战争时期牵制英国皇家海军。”
“我明⽩伯爵的意思,只是…”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你是否发掘,现在的远东并不宁静。”
提尔⽪茨皱起了眉头,似乎没有明⽩冯承乾这句话的意思。
“大清在搞洋务运动,首辅李鸿章大力提倡向西洋学习,花费巨资打造北洋舰队。在大海的对面,⽇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国力蒸蒸⽇上,迟早会成为东方強国。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十年之內,远东地区肯定有一场恶仗要打。少将,这可是海军进⼊蒸汽铁甲时代的第一场海战。”
“伯爵如此肯定?”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在远东,大清就像英国、⽇本则像我们。有利益就有争端,有争端就有战争。⽇本不会甘心做二流強国,必然会挑战大清,也就必然会发生冲突,最终演化为战争。”
“我是说,大清与⽇本的海战,会是蒸汽时代的第一场海战?”
“少将,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更容易爆发战争吗?”
提尔⽪茨愣了一下,说道:“也确实如此,我们与英国暂时打不起来,其他地区没有明显的利益纷争。如果以十年为期,大清与⽇本爆发战争的可能
最大,而且决场战就在海洋上。”
“你知道该如何打下一场海战吗?”
“这…”“风帆时代的那些战术,肯定派不上用场了,而在蒸汽时代,还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海战呢。”
提尔⽪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了冯承乾的意思。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在近距离观摩与了解一下这个时代的海战,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伯爵用心良苦,着实让我佩服。”
“明⽩就好,不然你还会怪我。”
“伯爵说笑了。”
这时,邮轮靠上了码头。
前来
接冯承乾的是李鸿章专程派来的朝廷员官,随行的还有宁波地方员官,轿辇早已准备妥当。
冯承乾没有坐轿子,而是像一名真正的军人那样,选择了骑马。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连贵族女子都会骑马,更别说帝国伯爵了。
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冯承乾别说骑马,连真正的马都没见过。为此,他在出行前花了好几天练习马术。
从宁波到南京,走了整整一天。
从马背上下来的时候,冯承乾感慨良多。一是大清确实落后,在如此重要的两地竟然没有铁路。要在帝国,乘坐铁路的只需要半天就能到达。二是来到这个时代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锻炼了,⾝体素质大不如前。要不然,也不会搞得
酸背痛,下地后连走路都有点左右摇晃。
在南京住了一个晚上,冯承乾谢绝了宴请,安稳睡了一觉。
次⽇,队伍继续北上,于二十四⽇下午到达大清帝都京北。
一路上,队伍走走停停,所见所闻给冯承乾留下了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大清是一个极度封闭的家国。与欧洲列強相比,大清落后的不仅仅是工业等硬实力,还有民众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
最让冯承乾印象深刻的,还是大清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侍从在称呼自己的时候,用的都是“奴才”虽然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德皇也是⾼⾼在上的帝王,但是与大臣、将领、侍从、乃至平明百姓并无明显的隔阂,不但不称自己为“朕”也不会让他人自称“奴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仅仅是帝国的皇帝,与臣民的关系是导领与被导领,而不是奴役臣民的奴隶主。帝国臣民也有类似的认识,即他们是生活在帝国治內的自由人,向帝国皇帝效忠,却不受皇帝奴役,在⾝份上并不低人一等。
如果奴
深⼊到每一个国民的骨髓里面,这个家国将失去⾎
,也就无药可救了。
有了这个认识,冯承乾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一场重大变⾰,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壮大。
此外,冯承乾还有一个认识,即物极必反。
当灾难与痛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变⾰的苗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必然演化成一场大⾰命。
关键是,谁来主导与引领这场⾰命?
冯承乾不希望是别人,因为他不希望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再走弯路。
与內地的凋零相比,京北还算繁华,特别是宏伟的紫噤城,依然与冯承乾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只是此时的紫噤城是大清皇宮,寻常人等别说花几十元钱买张门票进去参观,连走近都不可能。
冯承乾也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给他安排的住地离紫噤城远得很。
当晚,李鸿章没有宴请冯承乾。听闻南边发生了大事,首辅通宵与其他大臣商讨应对措施。
发生了什么事?
冯承乾思前想后都不明⽩,在一八**年初到底有什么大事。中法安南战争已经结束了四年,中⽇甲午战争要五年后才爆发。这一年应该是较为平静的,不会发生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
难道是李鸿章故意摆架子?
很有这种可能。
冯承乾没多想,奔波了几天,他也想好好休息一下呢。
这个晚上,冯承乾睡得很舒坦。
次⽇一早,天刚蒙蒙亮,冯承乾就从
上爬了起来。感觉到这几⽇的辛苦,冯承乾觉得应该加強锻炼。
锻炼了一个小时,冯承乾已是大汗淋漓。
等他洗了澡,李鸿章派来的人也到了。
“让他多等一会,我还没吃早饭呢。”冯承乾也摆起了架子,对施密特说道“吩咐厨房多准备一些,今天我的胃口很不错。”
这顿早饭,冯承乾花了⾜⾜一个小时,平常他都在十分钟內搞定。
等他慢悠悠的来到首辅府的时候,已经是⽇近竿头了。
结果就是,冯承乾的肚⽪还没饿,又要准备吃午饭了。
看着満桌的山珍海味,冯承乾却一点胃口都没有。与李鸿章初次见面,让冯承乾非常不愉快。看得出来,李鸿章昨晚
本没有熬夜,精神好得很。他故意拖了一个晚上,才请冯承乾过去。
李鸿章摆架子,无疑是看不起冯承乾。
如果换成他人,比如某个英国员官,李鸿章还敢如此嚣张?
转而一想,冯承乾也觉得问题不在李鸿章⾝上。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已是欧陆头号強国,但是对大清的影响,连一个小小的葡萄牙都比不上。帝国与大清的关系,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合作,而不是略侵者与被略侵者。至少到目前为止,帝国还没有参与过⼊侵大清的军事行动,没有在大清开设商埠,更别说具有殖民地
质的租界了。
更何况,此次外事活动,以帝国向大清推销军火为主。
李鸿章不冷不热的对待冯承乾,也就不⾜为奇了。
调整好心态,冯承乾开始认真对待面前这个老头子,设法从他的荷包里拿到尽可能多的⽩银。
M.ShaNz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