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听007文集 下章
找不见的森林
 为了找不见的句子,买了一本书。

 早先,去年吧,无意中在网上好像是某博客中发现了这句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失的人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无法到达的森林…”说是村上树《挪威的森林》中的语句,颇有哲理的,心动了一下,于是找来了电子版的《挪威的森林》,一口气从头看到脚,化了大半天时间。印象不甚深刻,除了其中有几个迷茫的青年,情节啥的后来也慢慢的淡忘了。收藏了伍佰的同名歌曲《挪威的森林》,偶尔总听起。

 前,听着伍佰那熟悉的嗓音,又想起了村上的那话儿,即通过博库书城购入《挪威的森林》书籍,林少华的译本。重新翻阅了一遍,留意着,从头寻到尾,还是找不见这原话的踪影。隐隐感觉无处不在,偏偏却是遍寻不见。总不会被译者译没了吧。怪了。莫非与失的人一样,失的语句也失了,在这挪威的森林里。求问网络,答案也众说纷纭,或原话为上村树在一个记者发布会说的,或国内某机构为了推介此书而从中概括出的的宣传语等等。算了,不探究了,何须枉费心。都说我们的东邻日本千百年了一直处于儒家文化影响之下,深蒂固的,但从书中字里行间感受到明显西化的气息。一个失的社会,一群失的众生。下载了甲壳虫乐队的“Norwegian wood”清脆的吉他,悦耳的旋律。反复的播放着,充盈着耳膜,无数遍。

 悄然回想起我们的大学时代,单纯青涩又不乏情。曾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感伤,为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而醉。为《爱的奉献》而落泪,为《亚洲雄风》而热血沸腾。恋者也大多牵牵手而已,或赋笔墨以深情。近二十年来,国内的经济高度发展了,伴随而来的,是物的横、拜金主义的泛滥,与人情的淡漠。物质富庶了,精神也空虚了。马加爵们在冷酷中爆发,药家鑫们陶醉于弹琴而漠视生命之珍贵。与其说青年之颓废或堕落,不如说社会之悲哀。青年映着时尚,呼吁价值观之再造,道德之回归。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旋律,不是几首不朽的红歌所能代表得了的。青春之歌亦然。哦,扯远了,不提了。

 为了找不见的句子,买了一本书,注定是徒劳的。人生中,难免会有让人迷路的森林。森林里有风光无限,远离了喧嚣,胜却天堂。无为有时有还无,明了也罢,失也罢。快乐着就好。最后,书也送人了,随之送出的,还有那句名言,打印出来,黏贴在扉页上。  M.ShaNzXs.COm
上章 阿听007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