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山画 下章
第一六四章 上山(4)
 在田中耕作的农人遥遥望见四人,都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就地跪倒叩头礼拜。少冲见素君三人泰然处之,并不计较,心下大惊:“这些人为何对三人如此恭敬?我给师父管码头时,伙计们见了我,不过是停下来打声招呼罢了。何曾有这样恭敬的?”有心想问个明白,却又怕犯了紫宫的忌讳,便忍住了。过了天界山,只见一座雄伟的山峰直云霄,云雾笼罩,忽隐忽现,恍如仙境一般。

 杨秀指着那山笑道:“小弟,你一路上见山就问是不是紫山,如今真的到了为何反而不问啦?可惜今天雾太大,若是天晴才好看呢。”少冲讶然失,跪地便拜,三人大笑,黄梅抬脚踢了少冲一脚,笑骂道:“这里是三清圣地,容不得你这些溜须拍马的小计俩。今后再敢这样,小心你姐我一脚踹你下山去。”少冲咧嘴笑笑。四人在山路边的一间小木屋停下来,里面虽然简陋,锅灶米盐倒也齐全。杨秀解释道:“这就是外面的驿站,锅灶米盐,是专门为拜山的人准备的。山上规矩是过午不客。若是午时上不了山就只好在这住上一宿了。”

 少冲正在生火做饭,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又似有人在窃窃私语,正想出去查看。门外有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老朽给三位仙姑磕头请安。”韦素君原本正在打坐静养,闻声,忙叫道:“老人家不必多礼!”急急忙忙起身了出去。木屋前跪着一个七八十岁的干枯老者,须发皆白,手里握着一磨得光溜溜的拐杖。此人姓赵名彦,四十多年前带着家人逃难到紫山,蒙紫收留安置在山东侧的一块平地上,赵彦带领家人开田辟地、修建房舍,渐渐形成了今天东村的雏形,其后不断地有民进山,紫也将他们安置在东山,久而久之就成了东村今的摸样,赵彦因资历最老,被推举为村里的长老,而且一做就是四十年。村人耕种紫宫土地,受紫宫庇护,故此每年都向宫里缴粮纳税,形同主宾。赵彦身后跪着两个后生,一人顶着一个托盘,左手的托盘上放着一盘,一盘鸭,一盘鱼,一盘,右手的托盘上摆着一盆白米饭,一碗菜汤。素君上前扶起老者,面含感激之,握着赵彦的手道:“你的心意我们知道了,这些东西带回去分给孩子们吃吧。”赵彦道:“仙姑还是收下吧,这是山上定下的规矩。小老儿可不敢破了规矩啊。”

 素君含泪收下,吩咐少冲将包里剩下的干粮送给赵彦。赵彦缩着手不敢接。黄梅道:“仙姑赏你们的。你们就收下吧。这也是山上定的规矩。”赵彦这才千恩万谢地接过去。少冲看在眼里,暗自吃惊。黄梅望着三人的背影,冷哼了一声道:“这老儿还真是机灵,怪不得一口气做了四十几年的长老。七姐,他们是紫山的家奴,你又何必跟他们客气呢。小心跌了身份。”素君幽幽地叹了一声,说道:“今年天旱,地里的收成只有往年一半,难为他们了。”黄梅道:“对他们这些人可不能有菩萨心肠,你给他一钱颜料他就敢开染坊。”话说到这,素君、杨秀都不愿意再多说。少冲赶忙摆上饭菜,招呼三人用饭。四人埋头用完饭菜,杨秀将剩下的菜收好,放在架子上,碗碟洗干净码在托盘里。

 二一早,众人启程。见山花树木被云雾滋润的分外鲜,鸟鸣山涧,泉脚边,极是好风光。过一条石桥,道路忽然变得宽敞起来,那青石板一块有一尺见方,齐齐的排列。黄梅笑道:“踏上了这块石板就算是上了紫山。”少冲心中想的却是:这条石板路得花费多少人力才能修成?

 走了约三里地,登上了一座小山,眼前有一座大山,云遮雾绕,高耸入云,甚是雄伟壮丽。紫山原来分成东、西、南三座山峰,西边的山峰单峰独立,直上云天,四周光溜溜地寸草不生,都是青白的石壁,因形状像一只指向天空的笔,故取名玉笔峰,每逢夕阳西下,残余晖便将这玉笔峰映幻的五颜六,煞是好景致。玉笔峰对面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山峰,东西两侧光滑如镜,因形似一张屏风,故名东屏山。南峰名曰积香,乃是紫山正峰,山势不高,形势四平八稳,山顶有块十余亩的平地,紫宫便建在这片平地之上。三峰环抱着一块谷地,地势平整开阔,玉笔峰引出的贵溪和发源自东屏山的汤溪穿谷而过,谷底正中建着一座山庄,名叫西来庄,相传紫真人初来紫山时曾在此地筑庐居住三年,后来建起紫宫,此处变成宫中仆佣的居所,历经四十余年修筑,渐成规模。  M.sHAnZxS.coM
上章 江山画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