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单鹿文集 下章
中国教育非涅槃不能重生
 -

 前几天,我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老先生离我们而去了。钱老一生伟绩丰功,辉煌卓著,响誉内外,倍受荣耀,然而却是带着深深地遗憾走的。在最后的时刻他惦记着的是中国的教育事业,惦记着什么时候我们的大学也能比肩世界,培养出一的人才来,惦记着什么时候自由上进的学习风气也能风靡我们自己的学院。但是,他没有看到,他遗憾的走了,他不得不把自己的遗憾当做自己的遗言留给了我们!遗憾之深,深到不能垂死而不能言,可见中国教育改革问题之深,错综复杂之艰难!

 中国的教育问题说了很多年了,但始终是一团麻,无从下手,让人揪心。

 减负问题,素质教育问题,高考体制改革问题,学生择校与收费问题,大学生品质及分配问题,教师队伍问题,高校教授的信誉问题,以及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问题等等,绞在一起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看,好象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最少是可以改善的,但相对全局来讲就是一种徒劳,往往更使问题复杂化了。问题是严重和紧迫的,可是兹事体大,轻率不得,大家只能等待着期盼着困惑着眼看着问题不断堆积而兴叹之。

 如果中国教育不是被某些利益集团所把持,如果不是某些人顾及自己的官位而患得患失,如果不是习惯和惰腐化乃至麻木了我们的信心和意志,如果不是我们已经心衰力竭不能挑起重担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不能停顿,就应该义无返顾的进行到底,不管涉及到谁的利益,我们都应该保证国家的利益,保证民族的利益,都应该保证亿万家庭学子们的利益。就算是全盘否定,就算是推倒从来,我们也应勇敢的接受,也应该认真的实践之,哪怕是错了,我们还是要探索下去,我们要有勇气有决心,非涅槃不能重生,非九死不得以万全。事实证明,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才能永葆青春的生命力。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全局的,讨论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局限的,只有解决了根本,细节的问题才会有更好的方案,那么我们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呢?是什么扼住了我们的咽喉呢?千军万马原地打转转的原因在哪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只能是方向!

 这就如同一支百万大军,浩浩却不知道要去哪里,结果就只能是相互制约相互磨损而最终被自身累垮。现在的教育就像是这样,大家每天忙的不可开,耗尽人力物力,但与社会需求却节失衡,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半成品,甚至是残次品。更可恨的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的教育者借教育之名沽名钓誉借机敛财而不知,更可气的是借教育之名把莘莘学子祸害成体弱多病,好吃懒做,浮夸任,酸涩迂腐,生搬硬套的无用之才!活一群东亚病夫!而不知为过,反以为荣!

 当我面对那些虚弱而羞涩的孩子们的时候,当我想到他们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就变成了残次品的时候,我就恨不得大叫三声,杀人三刀,多么悲哀啊!多么让人心酸啊!

 误人子弟是最大的罪过!

 可是我们已经走入泥潭,陷入僵局,我们丢掉方向的结果是,也丢掉了信仰,正直,诚信,气节和勇气!失去了道德底线,让我们的孩子完全在迷茫中摸索潜行!让我们的改革挣扎不前!

 新中国成立初始,教育的重点是以扫盲为主,九十年代又以普及义务教育为目的,尽管方式放传统,但都卓有成效,人民的基本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人才的短缺,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国家随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优秀人才的培养上来,大学生像宝贝一样炙手可热,人向往之,大学生风光无限,成了前途无量的代名词。于此追名逐利之风随起,争先恐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的教育被挤到一条狭窄的绝路上。后来愈演愈烈,一些人更是花样百出使尽手段,让人啼笑皆非,同时老师们也被望所控制不能自我,不顾科学实际,铁面冷血,就像贪婪而永不足的狼外婆!根本不管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勿论什么特长,天赋,兴趣,爱好,承受能力之类了,滥用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点灯熬油,把孩子当做一团泥,一群傻子,一件产品,甚至是撬动仕途的筹码!无所顾忌之及!至此我们的教育已经成了完全的应试教育,成了一个害人的怪胎,完全离了培养人才的宗旨。可悲的是我们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包括教育体制也都统统被应试教育所裹胁绑架,成了票失去了自由。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对人才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自主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真正被历史所选择,那些揣着文凭照本宣科的书呆子成了滥竽充数的瘪茄子。可是,我们的教育却还依然固我的走在老路子上,理论严重离了实际,老师们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依然我行我素。虽然政府也有一些举措,但不是搁靴挠,就是做奉场做秀,再不就是争吵不休无果而终!

 对于高级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人的开放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善于与时俱进,创新变革是永远的主题。

 事实已经反复的证明:应试教育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下去呢?为什么不能开一个遵义会议?为什么不能有一个重大的转折呢?

 那么说来说去我们的教育方向是什么啊?就是一切为了培养身心都很健康的有团队精神的诚实肯干的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专业人才!(大家可以讨论完善之)。而不仅仅是为了上大学而学习,更不是培养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要接轨现实,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

 我们有上千万大学生,却缺乏真正有用的人才,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失败,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悲哀!现在中华民族正站在复兴腾飞的路口上,我们需要充足的力量,需要强大而优秀的队伍做后盾,需要中华民族真正的胎换骨,才能最终成为世界引领者。这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

 找到了方向,就不迷茫了,第二个问题就是方式方法的问题,就是怎样调研策划执行的问题了,也许困难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很多,但是能改造一种落后的教育体系,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是造福子孙与社会的大事,什么风险什么困难都是不容回避的,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是值得的。

 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宗旨下,我们要痛下决心,一切都要改!一切都要敢于开刀!一切都要有创新!包括教学的内容,包括教学的时间,包括老师的任选,包括考评的方式,包括奖惩的制度等等都要改,一切从实际出发,成立各个环节的专家组,成立各个环节的考评委,让位与实践,让位与社会。如果一时造成了混乱,如果一时大家会不适应,只要是为了孩子们的正确成长,只要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我们有什么不值得呢?我们做出一些短时间的牺牲和让步有什么不可以的?非大而不能大治,像个裹脚老太太一样瞻前顾后是做不成大事的,我想家长们也是会理解并支持的。

 学校不光是象牙塔,也是各个行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所以教什么内容不光要学校说了算,各个行业也有资格提出自己的要求并参与到教学的制定和执行中来,这样学校和企业才能密切有效的合作,才能够更有效的真诚的服务于社会。

 首先,是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这是最不容忽视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是我们强种强国的根本,不光在军队里需要强壮的士兵,各个领域都需要健康的员工。所以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健康来换取其它方面的进展,更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精神萎靡的病秧子,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才是重中之重。这就回到减负的老话题上来了,方法是肯定有的,关键是诚意和力度,关键是要跳出应试教育的控制。

 第二个问题不得不说高考的体制问题了,这是我们所有问题的命门,是大家关心的重点,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既然现在的方法不行,我们就索把他撇弃不用,制订一套新的方案,那种留一半去一半的改良主意是不可取的,发动机和牛马车是不能匹配的,必须需要全新的模式出现。说白了,高考就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方式,对人才的要求变了,选拔的方式也应该相应的改变。应试‮试考‬只能选择所谓的通才,只有门门功课都优秀的学生才能通关,这就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磨损了孩子的灵,其实不偏科的学生是不正常的,说明他没有自己的爱好,也就是不懂得选择,一个不懂得选择的人是很容易盲目和失的,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人都只可能更喜欢更擅长一种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现实,深入细致地分析思考这个问题,制订相应的计划,比如进行单课‮试考‬,提前选拔,甚至可以保送推荐。等各单课考完了,把各类人才选送走了,再进行通常意义的高考,让通才生和没有特长的学生按照传统的方法进入高校,这样我们既保护了精英特长人才,又保护了整体利益。最近北大的实名推荐制是个好注意,只是内容不好,要求推荐的不应该是高分生,应该是特长生,再就是名额也太少,让分也太小气,缺少大家风范!我认为各高校应该拿出至少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的名额来单课选拔和通过推荐的方式录用学生。还有就是各高校应该针对特长生制订一整套的选拔方案,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把这些有特长的学生真正培养成各领域的尖子人才。

 只要有特长就可以上大学,就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空间,有重有轻,大家就不用在一条独木桥上拼杀了,压力也就会降低。孩子们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的时候就学,身体健康,朝气蓬,心理就会充满阳光。现在回到减负的问题上,我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为孩子们制订计划和有效实施。严格控制学习的时间,同时增加体育课和户外活动,用最短的时间教会孩子最多的东西,是老师智慧和本领的体现,当然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大改革。

 教学内容的大改革就更难了,需要推倒从来,需要勇敢大胆,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需要成立专家组来从新审阅编纂教材,保留华,剔除假虚,增进单科的难度,使普遍变成泛专业。让兴趣更浓,让专业更强,同时树立单科的榜样,成立专科委员会,从小就要让孩子感受专业的熏陶和影响,以期让孩子更早的进入专业状态,也有利于将来的选拔和推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辅导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上学成为辅导,让游戏和实践成为正课,如果运行的好,我们的教育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这里重点说一下,哪些课外的‮试考‬题及辅导书籍,是真正的害人毒草,政府要从法律的角度严惩不贷,这些东西占用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是死板教条的帮凶,是扼杀创造力的魔鬼。

 教材根据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科学编纂,有重有轻,不能死板,要启用更多年轻的学者来集思广益,而且要去实践中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不断总结不断修改,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最终完善之。

 下来就是教师的问题了,说明一点,现在的教师有很多是不合格的。

 什么人可以当老师呢?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必须是品德高尚,才学过人的才有资格为人师表。哪些在学校看黄带,收贿赂,拿回扣,赌博鬼甚至强犯是必须开除出教师队伍的,还有就是死板教条,照本宣科,内心阴暗,铁面冷血,甚至没有进取心的也应该一并劝退,哪些寻人顶替自己却下海经商脚踏两条船者更应该开除并判罚。这些拿教育为儿戏,拿教育蟹居发财之辈,是我们不而唾弃的。

 我们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部分就应该是教师的改革,如果期望一支垃圾队伍带出高素质的学生来,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我们更应该净化优化这支队伍,这也是我们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除弊政不除弊人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越是敬仰和爱戴老师就越是要严厉对待他们,否则我们就是在给老母猪烧香,在给强盗作揖!只有弊除了伪劣,真正的老师才能神归其位!我们的事业才能走的更远。

 老师除了德才兼备以外,还应该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才能真实的带领孩子们走出途。

 一些学校开展学生选老师,就如同病人选医生一样的活动,是很不错的方法,让老师有危机感,就可以促进老师队伍的健康优化,我们应该支持类似的做法来制约和要求老师,使他们更纯洁更优秀,另外也可以聘用一些学者,企业家或者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做辅导员,把他们亲身的经历和真实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以获得更直接更感更有用的知识。我们不能把孩子封闭在教室里,要让他们走进企业,厂矿,社区,医院,农村等等公共地方调查学习,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寻找问题,寻找灵感,学会思考,增强责任心,锻炼能力。这样学习的孩子也许打不了高分,但一定是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学以致用嘛!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最终目的,时刻准备着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出力。

 遴选完了的老师,剩下来的也要全面转变思想,转变工作方式,真正研究怎么开启孩子的心灵,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怎么轻松课堂,怎么省力省时,怎么寓教于乐,总之怎么样让孩子快乐上学,怎么健康生活就怎么做。

 对老师来讲这不是简单问题,背后的准备工作可能比课堂上还要多,这就要求老师更细心更大胆,更专业更有爱心,更有想象力,更有分析力,更有创造力。这些能力也是孩子们所需要的,老师有了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孩子们。

 我想好多老师要骂我了,以前是孩子每天带作业,现在成了老师每天带作业了,辛苦是肯定的了,可是我觉得值得!

 最后一个问题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分配就业的问题了。现在的高校大多是闭门造车,学术腐败,更像一个婚姻介绍所,或者就是一个买卖文凭骗取钱财的机构,全然不顾教学的水准和质量。不仅很危险,而且很卑鄙。

 高校不是商场充斥着换与买卖,可是有些高校比商场更加商业化,而且严重的缺乏商业道德,不仅收费,而且师资队伍差,简直就是骗钱的团伙,四年下来,孩子没学到什么东西,花了十几万父母的血汗钱,还弄的一身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盲目自大拈轻怕重的坏毛病,相比之下,就是当劳改犯也比上大学强,不得不令人担忧啊!

 一方面是急需有真才实学的有用之才,一方面是几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你说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那些所谓的教授还在电视上正襟危坐振振有辞,不觉得可吗?所以要改变,要寻找正确的路子发展,高校应该主动走入企业社会,去认真考察调研,根据实际调整教学方案,调整研究课题,真正为企业着想,真正为孩子着想,真正为国家着想,把心思从膨的金钱望里收回来,收到教学育人上来。让我们的校园飘着自由上进的学习风气,把腐臭下的现象赶出这块净土!

 高校能和用人单位绑在一起,就能发挥培养人才的功能,就会知道选拔什么样的学生进来深造,就会给高中,初中,乃至小学的教学有指导的借鉴,所有的教学体系就会纳入到培养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正确路子上来,这样上下一心,我们的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兵法有云“上下一心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看到这里的人不多,看完了也会觉得是纸上谈兵,确实中国的国情很复杂,有太多的骗子,懒子,赖子,混子在我们的队伍中,我们得找个厉害的角色挂帅才能干好这么大的一件事,恐怕教育部长早就淹没在婆婆妈妈的琐事里面去了,分身乏术,我想怎么也得找个副总理吧!我喜欢吴仪,虽然她已经退,但她一定能胜任!大家同意吗?  m.sHanZxS.COm
上章 单鹿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