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二年 下章
第10章 大明子民安危
 “爱妃不要慌张,遵化后面还有蓟州,蓟州后面是通州,才到京师,朕已经抽调各路兵马进京勤王,不就会全部赶到了,定要杀光这些作狗贼。”崇祯帝狠狠道。

 “皇上,你最近去坤宁宫…比承干宫还要勤快…嗯…”田贵妃嗔道。“朕是皇帝,你俩是我一起带进帝宫紫城的,有什么好吃醋的?”崇祯帝道。

 “没,奴家是贵妃,奴家哪敢惹那只天下最尊贵的凤凰呀,奴家只愿意做皇上怀里的燕子。”田贵妃笑道。

 “哎呀,慢点,你这该死的奴婢,怎么敢把朕推倒在你的榻上面,啊呀,别,别朕的龙袍。”崇祯帝道。“为什么不能呢?”斜飞的凤眸光一闪,田贵妃戏道。

 “朕等下还要召见王公大臣,商量讨贼的事情啊,哎呀,哎呀,你这么就我靴子了呢?”崇祯帝微嗔道。“皇上,你嘴上说不要奴家你的龙袍,但是你的弟儿早就硬翘翘了,这是怎么回事呀?”田贵妃出虎牙微笑。

 “啊,呼呼,你别摸它,唉,唉,王公大臣就要来了,哎呀,怎么还含进去了,啊,小心虎牙呀…”崇祯帝道。

 “嗯…在本宫…虎牙下…皇上的弟儿那次…不是…缴械…嗯…”田贵妃呓语呻着“你这个该死的,奴婢,看朕怎么折磨你,几天不收拾你了,你就,啊,啊,啊,王承恩来救朕啊…”承干宫外,这时院中的景象才终于回归在宫女们的眼中,刚才在承干宫大殿里面,她们这些小宫女可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呢。

 只见院中,微风吹送,冬梅繁锦簇,绿鸟息枝头,一片冬之盎然。不时有办事的太监们脚步浅浅的来回走动,宫里是不能发出响声的,特别是崇祯帝所停留的宫里,要是那个冒失的人惊扰了崇祯帝的雅静。

 可是重罪,轻则挨板子,重则丢脑袋,这时殿外侍候的宫女们听见了里面的一些声响,个个脸红心跳起来,捂嘴偷笑起来,传言宫女往往一辈子不能出宫,更得不到皇帝一次临幸,正在宫女们边偷听房中之时。

 这时承干门外有太监向里面喊话,说话的声音让宫女和太监们立即灵起来“奴婢,王承恩,有要事启奏皇上。”王承恩跪伏在承干门外低头道。

 太监们知道是崇祯帝身边最得宠的太监,又是原来信王府一起跟皇上进紫城的太监,不敢有一丝怠慢,立即恭恭敬敬的慢慢打开了承干门。

 只见王承恩风尘仆仆的样子,已经在开门前,已经站得笔直的出现在承干宫人们的眼前了,他身穿着灰色的后宫高阶太监袍服,脚穿棕色布鞋,手里握着一银制佛尘,尘丝垂在臂弯里。

 身旁站着一个小太监,双手里捧着一个木盘,上面堆满了各地送的重要奏疏,而这些奏疏都是不经过首辅而直接送到崇祯帝身边。

 “皇上呢?”王承恩道。王承恩边走边问,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走路的步子很快,只见马上就要到承干宫大殿门了。

 “皇上…在…在…在…”一名青衣小宫女阻拦王承恩并害羞道。王承恩一见宫女的样子,双眉一跳,幡然醒悟了什么,一个灵活的转身,自己也立定在殿门外止不动了。

 两眼也趁现在闭上眼,养蓄锐起来,因为不想让崇祯帝看到自己双眼劳累无神的样子,但是王承恩的耳朵却灵敏的很,立刻就能听见一些细微的声音从承干宫暖阁里传出来。

 虽然崇祯帝是王承恩看大的,但是听见这些男女之事,太监每一次还是很尴尬和难为情。“呀…可不能…再深了…咿呀…再深点…奴家…要死嘞…”田秀英歇斯底里道。

 “朕就是要杀进你这奴婢的紫城里,再杀进你这奴婢的坤宁宫中,最后你再把朕死死包围,用你最深的地方最紧的方式温暖朕,朕真的好害怕,朕好寒冷,朕好孤独,啊…”崇祯帝断断续续道。

 “朕记得,当年要不是,宣懿太妃,从中作梗,朕和懿安皇后,原是钟意你,做皇后的,朕没有忘记,所以才把永宁宫,改名叫承干宫,算是朕,弥补你啊。”崇祯帝道。

 “皇上…奴家的深处…已经恭…圣驾了…进…来…进…来…进…来…皇上…呀…坤宁宫…”田秀英循循善的用极度人的女中音在崇祯帝耳边气吁吁的道。***

 ***十一月十四。蓟州。至从袁崇焕十一月十到达蓟州以后,已经过去四天了,却还不知道八旗兵的动向,袁崇焕一时真烦躁不安起来,因为不知道敌人在哪里,而这里又是京畿地区。袁崇焕在想八旗兵到底在哪里,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是否避开自己攻打其他地方去了?袁崇焕这四天里,在蓟州城墙上巡视,一遍又一遍,每天不下十几遍,探马派出去很多,依然在这四天里没有探察到八旗兵的动向。

 祖大寿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如今赵率教已经牺牲了,手里的大将只有祖大寿和何可纲二人了“你说,八旗兵到底去那里了?”袁崇焕站在蓟州城墙上望着祖大寿道。

 “督师,以属下之见,或许八旗兵知道了督师驾临蓟州镇守,已经避开我们,直接攻打通州或者别处去了。”祖大寿道。

 “可是一连四天,我们的探子也没有得到消息,有了确切的消息,我们的兵才能移动,不然要是我们一旦离开蓟州,八旗兵再强攻蓟州,那样就不好了。”袁崇焕道。

 “督师,说得极是,现在只有得到探子确实八旗兵的消息,我们才能动作,说不定,八旗兵在遵化周围劫掠一翻,退兵了也是有可能的。”何可纲道。

 “可是,让皇上多担心一天,以后我的罪过就深重一层啊。”袁崇焕道。“督师何有此说?”祖大寿道。“初十我们进入蓟州的时候,皇上已经下旨,让我们,不得越蓟州一步,看来朝中有传言于我们不利呀。”袁崇焕道。

 “皇上既然已经下旨,那我们刚好就守在蓟州,见机行事,不是更好吗?”何可纲道。“你们不知道呀,要是八旗兵的目标只是在遵化四周劫掠一下还罢了,要是他们的目标是攻打京师,就会动摇了大明的根基呀,那时整个大明的系统就会崩溃。”袁崇焕。

 “督师的意思是,保皇上就是保大明,也是保天下苍生啊。”祖大寿道。“可是皇上还是个,今年才满…”何可纲道。

 “可纲,不许胡说,天子永远都是天子,臣子永远都是臣子,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分。”袁崇焕道。“是…”何可纲用力的回道。三人还在城墙上不停讨论的时候,探子已经查明八旗兵的行踪了,急急赶到袁崇焕这里来禀报。

 “报…报…紧急…军情…”探子大喊道。三个人回过头来,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探马正向这边跑来,手里拿着军事情报的筒子。当来到袁崇焕身前的时候。

 立刻半跪下来,双手端起筒子。袁崇焕来不及问候探马,立刻抓起筒子,拆开盖子,用手指捻着纸卷出来,祖大寿和何可纲站在一边也焦急的关注着,都想要快点知道里面的消息。

 袁崇焕把纸卷展开,上面用潦草的字迹写道:“八旗兵十已知袁崇焕已达蓟州,已于当绕过蓟州进攻通州而去。”

 “不好,他们已经绕过蓟州四天,攻打通州去了,通州离京师只有四十里,是京师以东最后的屏障,通州一失,京师就危亦了。”袁崇焕道。

 “那我们赶快带兵去支援通州,刚收到消息,五的时候,皇上已经派孙承宗领兵去守通州了,现在通州有孙承宗守备应该问题不大,现在通州还在明军手里。”祖大寿道。“督师,我们现在怎么办?”何可纲道。

 “等等,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我预感如果我们直接西进去救通州,可能会中八旗兵的埋伏,赵率教的事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训。”袁崇焕道。

 “督师的意思是,八旗兵想在通州和蓟州之间又设下伏兵,想再一次设伏歼灭明军的援军吗?”祖大寿道。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赵率教总兵的教训就在四发生,八旗兵又在用勾引打援的战术,想逐个击破。”何可纲道。

 “可纲说得不错,我们不能直接西进追击八旗兵,而要绕道去通州,再和通州的孙承宗前后夹击,就可以阻止八旗兵。”袁崇焕镇静道。

 袁崇焕决定,绕道西南走河西务,再北上通州,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开八旗兵极为可能的伏兵,另一方面可以出其不意的在八旗兵薄弱的南面出现,对他们发动突击。

 这样会让八旗兵防不胜防的。关宁军是十到达的蓟州,今是十四,这四天里,关宁军的步军已经陆陆续续赶到了蓟州了。

 现在蓟州已经驻守了数万关宁军,骑兵有九千余骑。袁崇焕虽然收到崇祯帝“不能靠近北京”的命令,只能驻守在蓟州。

 但是袁崇焕知道,这个命令是不成的,也是不相信他袁崇焕为人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通州和京师被八旗兵攻破了怎么办?那自己不成了千古罪人了吗?要是其他的勤王的军队,不卖力不敢去打八旗兵又怎么办?

 最后,袁崇焕前思后想,还是决定出兵蓟州,支援通州。哪怕以后被皇上怪罪甚至杀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因为在袁崇焕心里大明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考取了进士的袁崇焕,为什么自己选择去辽东去服役一样,因为自己心里想着大明天下的安危,大明子民们的安危,天下大义的存亡啊。

 河西务在通州东南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利于骑兵快速行军支援通州和京师,又可以避免从蓟州直接西进支援通州而被半路埋伏被歼灭的可能。  m.sHanZxS.COm
上章 崇祯二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