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二年 下章
第16章 这样一来
 “难道,你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城下,不是想和反贼战斗吗?”崇祯帝有些激动问道。“回奏皇上,不是不战,而是臣的兵马,长途奔波,疲惫不已,请求先入城休整二三,再出城和反贼决一死战。”

 袁崇焕哀求道。崇祯帝听见袁崇焕有拒战的意思,年少无知的崇祯帝心里不高兴,袁崇焕还要求放兵入城,王公大臣们早有叮嘱,千万不能放外兵进入京城,更何况袁崇焕是和皇太极一前一后而来,更是不能放入北京城啊。

 “外兵入城,会惊扰百姓和朝廷,朕不能允你,朕命你部就在广渠门外驻守,要是后金兵来了你就和他决战,以示忠诚,要是不来你们就在城外休整待援,将士们的饭食朝廷会派人处理。”崇祯帝道。

 “皇上,可…”袁崇焕言又止。“袁崇焕,你难道要抗旨吗?”崇祯帝怒道。袁崇焕一听皇上龙威大怒,知道没有再商量的余地,于是再次跪伏于地,身子也在龙威释放中而颤抖了起来“微臣,遵旨。”袁崇焕道。

 “袁崇焕,不光是你们的兵马,就连满桂和侯世禄的兵马,也要驻守在德胜门外,不能进入京师。如果连你们也拒战,那大明和朕的颜面何存?难道你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城下,只是想要入城抵抗反贼的大军吗?”崇祯帝道。

 “是臣错了,臣明白了,个人是小,国家和皇上是大,臣一定会在城外和反贼决一死战,尽忠报国。”袁崇焕道。

 崇祯帝留着眼泪,扶起袁崇焕,等袁崇焕站直了身子以后,崇祯帝的身高才到袁崇焕的脖子。

 崇祯帝伸出苍白的手,轻轻的按在袁崇焕身上的棉甲肩膀处,抬头看着这位自己重新启用的蓟辽督师袁崇焕。袁崇焕连忙弯以达和崇祯帝身高平行,自己也为大明和皇上留下了泪水。

 在这个十一月十九的寒冬天气里,两人在北京紫城的平台之中相谈,而城外的后金十万余大军顷刻而至。平台四周依然布置得花团锦簇,干清宫的宫女们侍候在两人的四周,不时的端茶倒水,进献糕点,笑容嫣然而立。

 太监们,不时穿过平台来往于外朝内阁和干清宫之间递送文书,传达着崇祯帝的命令。“袁崇焕,朕现在只有依靠你袁崇焕,满桂,侯世禄了,你们就是大明的依靠和希望啊。”崇祯帝哀声道。

 “皇上,微臣即刻回去整顿兵马,明必和反贼决一死战,尽忠报国。”袁崇焕大义凛然道。

 崇祯帝身穿灰色常服的瘦弱身子,才十七八岁头上已经开始有白发了,脚上穿的是一双打补丁的蓝色靴子。因为羞于被人瞧见。

 而故意把靴子藏在常服的下摆内,显得步子行走时没那么自然。崇祯帝一路慢慢的行走,把袁崇焕送出了平台,望着袁崇焕的身影久久不肯回头,眼里尽是对大明的担忧和害怕。

 这时,田贵妃在崇祯帝身后向他莲步走来,还没有走到崇祯帝的身边,崇祯帝脆弱的身子已经站不住要跌倒下来。田贵妃急忙不顾一切的冲上去,从崇祯帝的身后抱紧她、撑住他。

 “朕,没事,只是站得久了,脚有些软,朕想回干清宫歇息一会儿,睡一会儿就会好了的。”

 崇祯帝回头看着田贵妃道。“皇上,注意龙体,奴家这就陪皇上回暖阁歇息,只是一会儿,内阁首辅还要来平台召对,见还是不见?”田贵妃用轻柔的声音问道。

 “见,当然要见啊,大明正是死生存亡的时刻,朕岂能只顾自己的安危而忘记国家大事呢?”崇祯帝疲累道。

 “皇上,奴家这就先陪你回干清宫歇息片刻,奴家还为皇上炖好了热乎乎的八宝莲子粥,请皇上品用。”田贵妃用轻柔的声音道。

 “爱妃啊,你可知,现在京城里的百姓连馒头都快没有吃了吗?百姓没有吃,朕也不吃好的,更不吃荤腥,朕要与大明的百姓共患难,一起抵抗反贼啊。”崇祯帝激动道。

 “皇上,你别说下去了,你现在连路都走不稳了,呜…”田贵妃万分悲伤的哭诉道。“朕还好,朕的身子好得很,等过了今年,打退了关外的反贼,大明就要中,兴了。”

 崇祯帝反而高兴起来道。身穿鹅黄贵妃宫装的田贵妃,披着如云的中分秀发,斜飞的凤眸里下眼泪,她不再接崇祯帝的话茬。

 而是安静尽责的扶着崇祯帝,用脚下的一双红色高跟绣花鞋一步一步的走向干清宫而去,而身边十几个想要上来扶着崇祯帝的干清宫宫女们,都被田贵妃用斜飞凤眸里的眼神退了。***

 十一月十九,傍晚。皇太极于十九召开军事会议,已经明确了明军的兵力薄弱,否决了集合全部兵力攻击一点的作战策略,而以兵分二路进攻北京城的北面和东面的作战方针取代。

 皇太极认为,如果集合全部兵力攻击北京城一个点,那样就会面对明军所有兵力的防御对抗,如果不能快速攻破城门,要是明军的援军从南北方向夹攻过来的话,后金军将处于被包围的不利局面之中。

 皇太极认为,兵分二路的好处是,分开明军城外和城内的军队,使之明军的兵力更加的分散薄弱,同时还要面对几倍的后金军,就和后金与农民军南北半夹攻明朝一样的作战策略。

 就算不能快速攻破北京城门而被明军的援军赶来的话,也不至于被一起包围而又可以互相支援,最后再顺利撤退出战场。后金的探子已经探明,满贵和候世禄两部兵马驻守在城北的德胜门外,袁崇焕所部驻守在城东的广渠门外,而城内四面都有明军防御。

 皇太极现在要面对作战方针的抉择,要么是直接兵分二路进攻满贵和候世禄和袁崇焕所部,在城外歼灭明军的主力之后,再进攻北京城门。要么是避开满贵和候世禄和袁崇焕所部,而进攻北京城的其他城门。

 但是要在城外明军赶来支援的情况下率先攻破城门。皇太极在这两条作战方针上思考良久,久久不能下决定,因为这是关系到后金的民族存亡的重大事情,如果打得不好,后金起倾国之力而出的这十万余兵马就会折戟北京城下了。

 皇太极坐在营帐中,久久注视着桌面那烛台上摇曳的烛光,瞳孔随着烛光而不时左右划动着。

 心里在思考着关乎民族存亡的大事。营帐外刮着寒冷的大风,后金军长途跋涉远道而来,不就是为了趁明朝消灭农民军之前而奋力一搏吗?

 如果农民军被消灭,后金的版图和人口加上资源的匮乏,是难以和明朝这个大象匹敌的,不管是被打败还是被慢慢消耗,后金注定是要被灭族的。

 “朕,决定了。”皇太极的目光渐渐的坚定了起来,用手轻拍桌子喊道。于是皇太极于十九晚上的军事会议上,下达作战命令,后金军兵分二路攻打北京城。

 皇太极自己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二千蒙古兵一共五万余兵力,攻打驻守在北京城北德胜门的满贵和候世禄所部,目的是歼灭城外的满贵和候世禄所部。

 皇太极再命令,大贝勒莽古尔泰率领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将统领左翼四旗,及白甲护军和左翼蒙古兵二千,共五万余兵力进攻北京城东广渠门外驻守的袁崇焕所部,目的是歼灭袁崇焕所部。

 皇太极最后命令,如果左右八旗兵顺利的歼灭满贵、候世禄所部和袁崇焕所部,再看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攻打德胜门和广渠门,或者改以快速攻打北京城还来不及调兵遣将的其他城门。

 因为北京城内的兵力匮乏,知道后金军攻打德胜门和广渠门之后,一定会抽调重兵前来支援防御,这个时候其他城门的兵力已经被抽调离开。

 而攻打这些城门是最容易的时候。后金军又有速度上的优势,可以让城内的明军疲于奔命,前后左右都难顾及。

 莽古尔泰得知皇太极让自己统帅八旗兵左翼四旗,知道皇太极还是很倚重自己的,内心大快,第一个支持这个作战方针。

 于是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将都表达了支持和服从命令。

 后金的作战传统就是家族制度,而且比同时的日本大名家族制度更加的家族化,和同时的日本大名的家族制度相比,后金的家族制度更加的家族集权化,从来不用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不是父子就是兄弟叔侄然后上下几代人一起掌握权力和领兵出战,这是后金兵打仗敢死战和勇猛的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都是父子和兄弟叔侄等亲属关系,自己要是不出力打仗就会被家族笑话,更会被近亲婚姻团里的家族女成员拿来当笑柄,以后在家族统治的后金国里就抬不起头更找不到门当户对的贵族配偶了。

 “休息一夜,二十清晨,兵分两路攻打北京城。”皇太极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兵将们大喊。***广渠门之战。十一月,二十。广渠门外,清晨。

 袁崇焕于营帐里,坐在案前用笔在小纸条上写着信,这封信是寄给驻守蓟州的大将何可纲的,这封信将由飞鸽传书飞去蓟州城。

 袁崇焕已经从探子那里得知,后金兵今天就要发动对北京城的攻势了,这样一来,后金对蓟州的威胁就大大的降低,因为后金几乎把全部的兵马都拉到了北京城外。

 袁崇焕决定把何可纲所部的辽东兵马,从蓟州城抽调一万余兵力快速赶来北京保卫崇祯帝和大明朝。神色凝重的袁崇焕,写完这封意义重大的信以后,把笔慢慢的放到了笔架上。  M.ShANzXs.coM
上章 崇祯二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