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二年 下章
第23章 大喜不已
 王承恩伸出手,接片片落雪,低头看着手上的雪花,是那么的晶莹剔透、完美无瑕,这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啊。

 王承恩骑上战马,率领着一队人马向满桂部而去,心里想着,要是满桂部也战败了,大明会怎样啊,接着摇着头又想,要是袁崇焕在广渠门也战败了,大明难道会如何,王承恩不敢想下去了。

 ***满桂部。大同总兵满桂的身影立在纷飞的风雪中,他身穿着黑色的棉甲套服,脚穿灰色的短革靴,左手抬高遮挡在眼前以挡无情的风雪,右手弯曲紧握间挂着的长刀。

 满桂的身后立着几员手下大将,分别是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等将,再后面就是五千大同骑兵,这些骑兵就是目前大明能够调动得到的最精锐兵力,他们的身影朦朦胧胧的立在纷飞飘忽不定的风雪中,不动如山似的守护着德胜门的前方。风雪的背后看不真切。

 但是满桂和大同兵将们可以听见济尔哈朗部的正黄旗骑兵那震耳聋马群冲锋的蹄声,那声音由远及近了。

 满桂肃静的脸上,他那一双闪着光的星目仰首望望苍天,苍天上只有飘落的白雪而不见天。满桂接着又俯首看向脚下那厚厚的雪地,脚上的短革靴已经有一小半陷在雪中。

 满桂又半蹲下穿着厚重黑色棉甲套服的身子,用绑着布带的左手捞起一手白雪,然后慢慢擦拭着右手中的长刀。满桂铁盔上的盔樱着风雪飘扬在空中,那盔樱是鲜红色的,配合着他身上的黑色棉甲套服和天地间这个白色的世界,显得分外夺目和鲜明,就如同满桂体内动的鲜血沸腾一般充满着斗志。满桂站起身子。

 接着亲兵把他的战马牵到了满桂的身边。满桂润的目光从手中的长刀上面移目到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战马身上,战马桂龙用坚定的目光瞧着主人,马鼻中不停呼出热气并息着。

 桂龙用一只马蹄断断续续的蹬在雪地上,桂龙这是在催促着主人上马准备开战了,满桂看着战马桂龙的眼睛,自己轻轻的点点头,用熟练的动作翻身上马。

 接着满桂又用自己满布带的手最后抚摸了一下战马桂龙的马鬃,桂龙于是仰首啸叫几声回应它的主人。

 满桂把大同骑兵亦分为左右翼和中军,自己和大将孙祖寿统领中军,兵力为三千骑兵,黑云龙统领右翼,兵力为一千骑兵,麻登云统领左翼,兵力亦为一千骑兵。

 满桂骑着战马缓辔而行,来到大同骑兵阵前,满桂催动战马在阵前慢慢的横向行走。满桂一手紧握马缰绳,一手时刻紧握着手中的长刀,那长刀的刀身打磨得光滑异常,正释放出一阵阵光。

 战马桂龙不时也仰首啸叫起来,带动着大同骑兵坐下的战马们也附和啸叫起来,似乎在说,尽忠的时刻到了,大家奋勇向前,为了大明冲锋陷阵、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大明永存,大明永存,大明永存。”满桂鼓足中之气大喊道。“大明永存,皇上万岁,大明永存,皇上万岁。”孙祖寿和黑云龙、麻登云等将立即呐喊回应道。“杀…杀…杀…杀…杀…杀…”大同兵将们呐喊道。

 满桂润又闪着光的星目看着手下的大同兵将们,心里知道将士们的斗志昂扬,于是心中的底气和勇气倍增,知道可以一战。

 “济尔哈朗亲率中军六千骑兵正向我部中军攻来,其左右翼各两千骑兵迂回至我军左右侧翼对峙。”这时传令兵前来向大同总兵满桂禀报。

 满桂一听传令兵的话,已经知道了济尔哈朗正黄旗的意图,敌军是要以其兵力充足的中军直接冲杀自己的本阵,如果明军的左右二翼回来支援中军,那么济尔哈朗的正黄旗左右二翼就会趁机进攻明军的左右二翼予以歼灭。

 目前的形势是,满桂知道自己不能调动左右二翼回兵支援自己,而要命令明军的左右二翼死守中军的左右侧翼,自己再亲率中军的三千骑兵硬抗济尔哈朗的中军六千骑兵。还有一个作战方案就是,明军舍弃中军的部署。

 而是把中军迅速的调动到左翼或者右翼,再联合起来以优势的兵力迅速歼灭正黄旗的左翼或者右翼,如果顺利的话再快速跳转矛头迂回进攻济尔哈朗的中军尾部,等正黄旗受到奇袭以后,明军的另一侧翼再向前冲杀正黄旗的中军正面、予以两面夹击。

 但是满桂知道,这个作战方案会冒极大的风险,但是如果用第一个作战方案的话,明军各部兵力将面对正黄旗优势兵力的进攻而胜算渺茫。

 更何况后金军的中军还有皇太极的三万八旗兵虎视眈眈着,满桂肃静的思考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为了大明的存亡,满桂已经做好了尽最后一滴热血的准备。***

 满桂生于军职世家,生于万历二十二年的宣府,世居于宣府。满桂成年后屡立战功,朝廷却未给他一官半职,二十多岁才当上总旗,又过几年当上百户长,三十以后才受到提拔和推荐依次做了河川守备、黄土岭守备、石塘路游击、喜峰口参将。

 但都是一些虾兵蟹将的职位,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满桂受到重用还要从天启二年说起,那个时候孙承宗出任边帅镇守山海关,满桂才得识孙承宗。

 从此得到了孙承宗的重用,提拔满桂担任山海关副总兵,叫他负责中军里的诸多重要事务。孙承宗来到山海关以后,来进见他的文武官员不少,但是孙承宗慧眼识珠一眼相中了性格鲁的满桂,因为孙承宗一眼就看出了满桂是忠诚勇敢的人,不讲究声又能够和兵士们有难同当、患难与共。

 天启三年的时候,孙承宗打算对女真人步步近,把战线推移到山海关以北的宁远城,因为这样一可增加明军反攻女真人的力量,亦可增加女真人南下的阻挡壁垒。

 但是考虑镇守宁远的将领派谁去的时候,一时拿不定主意。手下猛将马世龙推荐孙谏和李承先,孙承宗摇头没有同意。

 只是看着与满桂同年出生的马世龙摇一下头。手下的袁崇焕、茅元仪又推荐满桂可以担任,孙承宗知道负责中军的满桂是最佳的人选,点了一下头,于是派袁崇焕和满桂同去镇守宁远城并修复此城。

 期间,手下猛将和满桂同年的马世龙不相信满桂有能力镇守宁远,受到了孙承宗的斥责。从此以后满桂和袁崇焕在宁远苦心经营宁远城,使其成为了辽东的重镇。

 袁崇焕和满桂来到宁远以后,触动了在宁远东郊放牧的蒙古部落的利益,辽东各处百姓听闻袁崇焕和满桂把宁远经营的很好,安定太平,于是都来归附宁远,但是路过宁远东郊的时候,都被蒙古部落抢劫,孙承宗很忧虑此事。

 孙承宗于是准备进攻东郊的蒙古部落,于天启四年二月,督师孙承宗派满桂和总兵官尤世禄统领明军在大凌河突袭蒙古部落并打败了他们,蒙古部落于是西撤退回了自己的草原,从此辽东过来归附宁远的百姓不再受到蒙古人的抢劫和杀戮。

 孙承宗又派性格鲁的满桂去处理那些违的蒙古部落,拱兔、炒花、宰赛等部落,由于满桂和他们的性格相近,满桂很好的处理了归顺蒙古部落和明朝的关系,原来每年发给蒙古部落的抚赏银也为朝廷节省了下来。

 袁崇焕和满桂来到宁远镇守之前,宁远城里城外到处都是野草遍地、荒丘废墟、人丁凋零,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住在此处了。

 袁崇焕和满桂看到这里的情况以后,决定痛下决心治理宁远,于是发动军民五万家在宁远城外屯田,一时宁远的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归附过来的辽东百姓慕名而来,城外屯田和耕种的范围逐渐增多超过了五十里远,百姓和军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除了女真人坚持造反对明发动战争以外,就连蒙古部落也越来越多的归顺过来。孙承宗知道了满桂和袁崇焕两员大将在宁远经营得有声有、不负朝廷和自己的众望,兴高采烈地的据实上报朝廷,朝廷派人核查以后属实。

 天启帝于是下诏提拔满桂为都督佥事,加官衔为总兵,此年满桂已经三十岁,遇见孙承宗以后,满桂终于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孙承宗对满桂是很欣慰的,自己镇守辽东以来,每理万机、疲于应付。

 但是手下的满桂、赵率教都不负众望,不负自己对他们的提拔之恩,帮助自己镇守辽东和经营辽东,辽东的情况比以前好了很多。

 于是,孙承宗命令满桂掌管辽东的后部,赵率教掌管前部,让他们互为犄角、互相帮助,而孙承宗自己掌管中军。各将领各司其责,一起兢兢业业的为大明美好的明天和太平安定的辽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之后,督饷郎中杨呈秀克扣军粮、贪污肥私,被满桂查处。又有袁崇焕的副将徐涟因为饷银问题发兵变,率兵包围袁崇焕的公署,因为害怕满桂的勇猛而不敢包围他。

 满桂之后率兵解救了袁崇焕,再一起平定了兵变肇事者,余下的兵卒都被安抚各自归营。宁远的发展过了两年之后,到了天启六年,后金势要拔除宁远这个阻挡自己南下的钉子。

 于正月二十三派兵十万余八旗兵进攻宁远,至二十四的时候已经把宁远城包围,满桂和袁崇焕决定死守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劳动成果宁远。

 后金军经过两的苦战,在宁远城的西南城角和城南都进攻失败,后金大军均不能攻克宁远,又受到城内的西洋红夷大炮的炮击后金兵被杀伤众多,损失数万。

 于是后金无奈只好撤军,所过之处的城外地方全部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片狼藉和哀嚎声。天启帝知道了宁远大捷的消息以后,大喜不已,下旨提拔满桂为都督同知,实际上为总兵官。  M.ShaNzXs.COm
上章 崇祯二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