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1434章 只有退休之后
 在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地区,有超过100万人在自己的资料当中,信仰栏一项填写的信仰非常特别,叫做…原力!毫不夸张的说,星战是很多人的信仰,而在宣传过程中,有一批著名导演,也加入到了这一信仰行列当中。

 卢卡斯影业组织了一个叫做“星战与你同在”的活动,很多公开自己是星战粉身份的导演不但参与,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事后,卢卡斯影业和华纳兄弟联合《纽约时报》发布了一份星战特刊,上面重点提及了这些导演粉丝。

 “那年彼得·杰克逊才15岁:‘看《星球大战》改变了我的一生。多么神奇,又多么贴近我们平凡人的人生。’…长大后他导演了《霍比特人》三部曲。”

 “那年朗·霍华德23岁:‘当电影结束时,我一句话没说,走出剧场,又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买票,又看了一遍。’…他后来成为乔治·卢卡斯的弟子,导演了《魔茧》、《阿波罗13》、《美丽心灵》等影片。”

 “那年詹姆斯·卡梅隆也是23岁:‘看《星球大战》让我惊喜得要子。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天哪!谁做的?我告诉自己:我也要拍这样的电影!

 我就这样辞去了卡车司机的工作。’…7年后他导演了《终结者》,17年后拍了《泰坦尼克》。”

 “那年斯皮尔伯格31岁:‘让我眼花缭!我爱死它了。’…他本来就是乔治·卢卡斯的好友,此后他接连导演了《第三类接触》、《E。

 T》、《侏罗纪公园》、《失的世界》、《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等科幻大片。”“那年雷德利·斯科特40岁:‘看了《星球大战》,我傻眼了,我对我的制片人说:我们还等什么?

 这么的东西居然不是我拍的’…他急起直追,两年后导演了《异形》,5年后拍了《银翼杀手》。”不仅仅是这些,在杜克连续打了几次电话后,已经处于退休状态的乔治·卢卡斯也站了出来。

 开始用各种方式为《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制造话题。于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在媒体的报道中,乔治·卢卡斯和杜克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开创了《星球大战》宇宙的乔治·卢卡斯就选择对新作拍手观望,一方面前传三部曲一直受到老粉丝的口诛笔伐,这让卢卡斯压力巨大,表示不想再在努力之后得到的是粉丝的骂声,另一方面接受我们的访时透了真实原因…创作分歧。”

 “乔治·卢卡斯想讲一个自己认为好的故事,他把叙事重心放在儿子、父亲和祖父的时代更迭之间。显然,掌控着话语权的杜克·罗森伯格不这么认为,所以卢卡斯直接被挡在门外…”

 “对于这些,乔治·卢卡斯形容为分手男女,既然分开了就不再联系,各自过自己的生活,话语中透着一丝无奈。”

 ***杜克和乔治·卢卡斯当然没有矛盾,这些都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在好莱坞的宣传营销策略里,一对不同戴天的死敌呈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可能会是亲密的好友,而好友之间也能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当然,无论是制作方卢卡斯影业,还是华纳兄弟。

 其实也不希望乔治·卢卡斯真正手《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媒体必然会问乔治·卢卡斯这样的问题“创作分歧”可以说是最为合适的借口。

 “创作分歧”也可以简单的说成是“不合”好莱坞公司不会喜欢不受管束的员工,过分追求个性的导演会让制作人地位架空。

 在这个圈子里,谁出钱谁才是老大,怎由得导演或者演员随心所?好莱坞卖座影片的续集导演换人也是常态“创作分歧”是被更换的导演最好的借口。

 其实大部分被换掉的导演要么是自己主动退出,要么是执导的作品没有达到预期,还有一点就是要价太高。想必不少人都听说过很多演员要价太高而被片方拒之门外的例子,导演同样如此。

 因为一部金巨制火速走红,身价噌噌噌往上涨,而“控制成本”作为赚钱的手段之一,片方也可能舍不得负担这份巨额工资。

 在1979年《异形》大获成功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并没有召回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转而把橄榄枝抛向了因《终结者》备受青睐的詹姆斯·卡梅隆,雷德利·斯科特多年后在回忆起这件事时还表示惊讶,不敢相信片方没有来找他。

 但他也坦言如果掌舵续集,自己的要价会很高。片方投拍电影的直接目的就是赚钱,谁都不愿意冒着赔本的风险死砸预算。进入退休状态的乔治·卢卡斯似乎没有了太过顾忌,除去配合《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宣传外,还频频向好莱坞的传统制作模式开炮。

 他在做客CBS电视网一档新闻节目时,谈及当今好莱坞工业正在发生的剧变时,炮轰好莱坞电影公司:“现在的好莱坞越来越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果一部电影不够好,大部分原因在于那些电影巨头们。早期的八大片场兼具艺术和商业价值,他们源源不断地发掘有意思的小说和故事,然后改编成电影。

 但是现在的好莱坞被金融资本全面夺权,他们根本就不懂电影生意,有才华的导演在当今的好莱坞体系下根本施展不了才华。”

 乔治·卢卡斯认为,自己创作《星战》系列的那个时代非常幸运,当时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一位制片人给了他很大的创作自由度。“他喜欢我的《美国风情画》,因此他十分相信我的眼光,我提出的任何要求。

 他都会尽可能去帮助我实现,他认为有些事情是我的专业,因此他不会干涉一只狗如何围绕一艘宇宙飞船飞行的画面如何处理!但是,在今天,能够遇到一位这样的制片人真的很难!”

 乔治·卢卡斯的此番话颇具深意,只是他一个人并不能改变好莱坞的局面,而且也只有退休之后,乔治·卢卡斯怎么会这么说。说到底,他依然是好莱坞制度下的受益者。

 这件事不可避免的被媒体联系到了杜克的头上,很多媒体都认为乔治·卢卡斯针对的目标就是杜克,毕竟杜克可以说是好莱坞工业水线模式的代表。

 “杜克·罗森伯格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会再创辉煌,还是会黑了经典?”类似这样的新闻评论在媒体和互联网上四处传,起到了极好的宣传影片的作用,有争议才会有话题。

 在冰岛的片场,跟到这里的美国记者也特意就乔治·卢卡斯采访了杜克,杜克则显得相当谦逊,这些是为了宣传博取眼球是一方面,乔治·卢卡斯与罗森伯格家族的友谊是另一方面。

 杜克表示自己对乔治·卢卡斯的感激之情和尊敬之意是无限的“他用可用的资源发展出数字特效、数字剪辑、数字音效以及数字摄影技术。

 他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能将脑海中所想拍摄成作品。”虽然没有提及乔治·卢卡斯讲故事的能力。

 但对于他创造和革新好莱坞的电影技术,杜克给与高度评价“我觉得他为整个电影工业贡献的一切,远远比他得到的回报要多。  m.sHAnZ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