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帝锦 下章
第三十二章 人子
 第三十二章 人子 (某非的群目前有三个,宸宫群1:46541628(已满)群2:46618978,还有书友新建的帝锦1群:56962274,大家随意就好,不必重复加)

 昭宫中为了此事正闹得沸沸扬扬,皇帝的乾清宫中,却是气氛端严。

 皇帝把玩着手中镇纸,感受着冰玉质地的沁凉入骨,半晌,才开口道:“世子如今有何打算?”

 这话问得空泛,李桓却回以悠然一笑“桓自蜀地而来,眼见京畿百业繁荣,庶民得庇,人心所向,不问可知——陛下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已是指可待。”

 这一番话,虽有拍马谄媚之嫌,从李桓口中说出,却是大不一样。

 这位世子广有贤名,虽和蔼可亲,却极少褒赞,得他这一句,就连皇帝也畅的微笑来。

 李望向皇帝,目光停滞在他身后,那一道青裙纤影。

 电光火石地,两人的目光一触,随即各自分开。

 昨夜宴之上,李桓与皇帝相谈甚,目之所及,当然也窥见了宝锦,但他颇能隐忍,居然一派镇定,丝毫没有出异状。

 “那世子认为,我与蜀王,谁的命格更贵重些呢?”

 皇帝笑过之后,居然问出了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李桓敛了微笑,微微欠身道:“圣人有言:子不言父过。陛下这一问,桓实在惶恐。”

 这话听似迂腐,却也道尽了他的态度,皇帝大笑道:“你既然说蜀王有过,朕也明白你的意思了!”

 “陛下圣明。”

 李桓仍是一派儒雅地回道。

 “我记得圣人还有一句话,叫作‘小棰则待,大杖则逃’,世子应该知道这个典故吧?”

 李桓的眼中出微妙的光芒“陛下圣明,此事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孔子的弟子曾参,曾经被父亲痛打,他坦然受之,孔子闻之,不以为孝,训诫弟子应该小棰则待,大杖则逃,不能陷父母于不仁之地。”

 他于诸般经典,早已烂于心,兼以口才了得,寥寥几句,就将这典故说得清楚。

 皇帝赞道:“世人皆以为儒生迂腐,可孔子却很是通彻世情——如果遇上君父狂悖,难道真的坐以待毙,让他取了性命去吗?真是笑话!”

 他好似在说着故事中的曾参,弦外之意,却不问而明。

 殿中气氛顿时变得险恶难言,李桓深一口气,强笑道:“若真是逢上舜父瞽瞍那样的惨事(注),也只好一逃了之了。”

 皇帝叹道:“蜀王大权在握,一旦有变,世子怕是翅也难逃!”

 他不愿再兜圈子,索一句把事情挑明。

 随着这一句,殿中陷入了死一样的寂静。

 李桓面色大变,霍然起立道:“何来此话?”

 “世子你又何必如此作态,蜀王对你忌惮已深,你也早有察觉,他派你来天朝查探虚实,本就是借刀杀人的毒计,所以你一入朝廷的辖下,立刻‘不小心’了身份,就是想借朕的手来保全性命。”

 皇帝侃侃而谈,又继续道:“朕出身寒微,也曾听乡里有言道: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你父王早有宠妃,一家人和乐无穷,早就视你如眼中钉——你再不反抗,就要成俎上之了!”

 李桓面沉似水,眼底的桃花魅惑,也转为冷冽森寒。

 半晌,他才长叹一声:“我不坐以待毙…”

 “世子真是果敢!”

 皇帝森然一笑,正要再说,却见李桓缓缓抬头,声音低沉有力——

 “但桓也曾听闻,危巢之下,岂有完卵…陛下此番推心置腹,实在让我感激,可若要我背弃蜀地的百万父老,向朝廷投诚,却是万万不能!”

 “与其如此,还不如给父王一剑杀了为好——”

 他决然说道,语气斩钉截铁,毫无回寰余地。

 皇帝凝望着他,面色清漠,看不出什么喜怒,宝锦眼尖,一下瞥见了他眼角的微弯——

 这一阵随侍,她对皇帝也有所熟悉,知道这是他大怒时候的预兆。

 她心中一凛,手心里已攥了一把冷汗。

 ‘世子不愧是天下俊彦…“

 皇帝怅然一叹,终于霁颜笑道:“既然世子有如此肚量,朕也不能小气——你且放心,朝廷不会让你做叛卖之事的!”

 注:舜的父亲瞽叟,在舜修房子的时候在下面放火,在舜淘水井的时候往井里填石头,想方设法要害死舜,可是舜都设法逃脱了。舜的做法一方面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为国家保全了一个伟大的君主,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自己博大的孝心,因为这样做使自己的父亲不会获“不父”之罪。

 (办公室马上就要切断电源,今天写的少,请大家原谅我的难处)  M.sHAnzXS.coM
上章 帝锦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