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教初唐 下章
第979章 恶俗称号
 在长江以北之地,看到如此风光,即使是我,也不由杆:“好景致,呵呵,这些日子以来,都没有好好的欣赏一番曲江的景致了。”

 边上,骆宾王笑道:“谁让东主你俗务身,若您真愿意放下,怕是您想在此连终老,也是可能的。”骆宾王望着曲江的水山光,带着一丝丝伤感和惆怅,嗯,骆宾王虽然不过三十余岁,不过,却已然华发早生,两鬓沾霜了,看起来。满了一种气质,或许,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文化人的风骨吧?

 “观光兄,怎么了?郁郁如此,非日常之洒。”我轻笑了声,缓缓地道。

 骆宾王也学我一股就跌坐在亭中,摇晃着手中的折扇:“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想骆某年少成名,自负一身才华不逊于他人,岂料而立之年,却连科举都不曾中,若不是得公子看重,岂能有骆某之今?呵呵,能以一身之本领传授以这些年轻热血之士,看着他们渐渐成材,倒也欣慰之至。”

 “廉颇七十,尚能饭否?观光兄年纪未到不惑,何须如此?观光兄若是有意功名,怕是当个状元,也是成的。”我大笑道,对于骆宾王的态度,令我有些难过,这不能怪他,只能怪大唐过去的科举体制害人,至少,应试十余次,家财散尽,最后连个功名都未得的骆宾王,就是一个最典型地受害者。别的不说,凭骆宾王地才华。不敢说入阁为相。可是担当守牧一方地州刺史绝对是绰绰有余。

 骆宾王摇头苦笑了两声:“造化弄人尔。若是早上三五年。说不得骆某也随天下士子一块儿踏上这条道了,可是如今,看得淡了。倒觉得为人之师,专研学问,反而更让自己觉得舒坦:人际关系,想着就头多疼上几分。”骆宾王说到了这儿,转脸冲我很是严肃地道:“要怪。都只能怪房二公子你骗骆某了。”

 骆宾王此言一出。我与他不由得相视大笑了起来。说实话,凭骆宾王那孤傲地性格,实难以与那些勾心斗角地官吏相处,不过。他倒是一名相当优秀的教师。在学问的研究上。还有在教育上地耐心,是我见过的大唐人中。最具备教师才华的一位大才子。

 ----

 说不定,后世评论地唐初四杰中对于骆宾王地介绍将会除了诗人之外,还加上一个教育家的称号。嗯。至于本公子。说不定到了百十年后。已经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蹲一块吹牛打去了,至少这种普通用到耳朵起腻的唐初四杰、香港四天王、江南四才子一类地恶俗称号。咱不沾也罢。

 “想想书院成立之初,咱们这些人,是让那些著名地大儒、学术大家牵着鼻子走,险些儿就顶不住了,可是到了如今,呵呵,这局面可就转了过来。那些个老夫子。反倒还是跟咱们学起如何授课,如何提高学生们学习地兴趣起来,这一点。怕是骆某觉得最得意的事儿。”骆宾王一脸眉飞舞的,我也感慨地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当初那些老夫子虽然属于是外来人员,可毕竟在大唐文坛学浸了这么多年,文学底子厚,威望够高,他们的课是最受地,使得这些老夫子一个二个一脸得,甚至有些老夫子还在私下里言语,认为本公子不过是自取其辱,掏钱来干亏本地买卖。

 可是几个月之后,数学、医学、天文物理方面由抽象结合实际,采用互动模式教学以来,渐渐地,学生们越来越觉得,学习原来也能如此快活,如此地轻松,而且,自己的疑惑总能得到解答,比起老夫子们来,这些年轻地教师给他们的帮助更大,于是,本公子的学派学说渐渐地占到了上风。

 正与骆宾王愉快地聊着书院地发展,还有各门学科之间地互补和互助地当口,却看到闲云领着一位挎横刀地大内侍卫正匆匆向着这边奔来“咦?该不会又有啥事找我吧?”我不由得下意识地口言道。

 骆宾王眯着眼瞅了瞅,不由得笑了起来:“不找您,难道还找骆某不成?看样子,又是陛下差人来唤你了。”

 这时候,闲云远远地就唤了起来:“姐夫,陛下差人来找你,让你快些去宫里。”嗯?难道出了什么事不成?听到了闲云急促的声音,我不由得站起了身来,向骆

 个罪,快步顺着水廊而过去:“怎么了,有什么事

 “下官见过房大人,奉陛下令,请大人速速进宫议事。”这位随在闲云身后,衣衫尽,满头是汗的大内侍卫朝我抱拳行礼之后低了声音道:“至于是什么事,下官确实不知。”我点了点头,旋及又想起了一事:“太子殿下可在?”

 这位大内侍卫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正与陛下在一块,今儿一大早,殿下就匆匆地赶来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大事,跟陛下聊了一早,随后,陛下就差下官来唤大人,下官原本赶到了渭南,一问才知道大人已然到了曲江书院,这才匆匆赶来。”

 听了这话,我松了口气,李治没事就好,因为我瞅见了大内侍卫累成这样,还以为宫里边发生了什么大事,现在总算是知道这位可怜的侍卫竟然跑了两百来里路,可怜地,不过这也怪我不得,我总不能一路行来,撞上个人就说本公子要去哪去哪,别人不把我当神经病看才怪。

 赶到了大内皇宫,而李叔叔正跟李治还有我父亲和高士廉高老大人、马周、长孙人等皆齐聚于栖凤阁内,李治正焦头烂额地应付着诸人的提问,怎么瞧都像是一帮子老先生正在考教李治的学识。

 待李治听到了脚步声,一回头,瞅见是我匆匆地步入了殿门,那表情,就跟见到了救命恩人一般,只差连滚带爬地窜过来,高呼主公救我了。

 “微臣房俊,见过陛下,见过诸位老大人。”我也懒得理会李治,恭敬地朝着李叔叔和诸位老大人问安。“师尊您总算是来了,父皇,儿臣所知道的一切不过都是师尊偶然提起的一小部份而已,那些详细的情况,您还是直接问他最为合适。”李治很是殷切地把我拉坐他的身边,那样子,就差拿脚把我顶他跟前去当挡箭牌了。

 李叔叔眼睛很亮,不止李叔叔,蹲在跟前的老大人们,看得出来,他们同样处于小宇宙爆发的边缘。“贤婿,你说这些东西,能让我大唐帝国的所有语音变得一致,统一全国的语言标准?”李叔叔一把拽住了我,另一只手不停地戳着桌案上的一张纸,纸上,是昨天本公子胡乱写下来的几个声母和韵母。

 ----

 ***,边上,李治嘿嘿嘿地冲我不好意思地干笑,怪不得一早起来,就没了这家伙的身影,赶情这家伙是窜长安请功来了,可惜让李叔叔拉来了一票学识渊博的大唐著名学者围攻,这家伙也不过是人云亦云,没多少墨水摆显,到了最后不得不坦白师承于本公子。所以,李叔叔这才让人来唤我宫中相会。

 “算是吧,其实这些也不过是小婿在看到了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之后,才有了一种近似的想法,既然这位许慎先生能将我华夏文字之字意统一,为何我大唐盛世不将全国的语音进行统一呢?”本公子现如今可不像当初,做事之前,至少得想出一个理由,或者说是考虑该用什么来做借口。

 比如这个东汉的《说文解字》,就是我借来思考校准全国语音的理由之一。这书奇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同样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几乎包含了华夏民族传至汉时的所有文字,而且,其解释详尽,怕是后书的什么《XX大字典》都没法子比,要知道,这可是许慎,凭一已之力编撰而成的,学术界,更是传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

 如果能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采用汉语拼音,来对汉字进行拼读,让全大唐人都能使用相同的语言,可以想见,那将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  m.sHanZxS.COm
上章 调教初唐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