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成为崇祯以后 下章
第八章 歪脖子树
 真正的崇祯登基伊始,形势还算不错,如果不杀袁崇焕自毁长城,仍然大有可为。

 不!我既然到了这个时代就不能束手待毙。

 我有先天的优势,不管环境怎么变换,崇祯皇帝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天子,天下万民名义上的君主,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优势,只要运用的好,任何困难都会克服。

 对,既然老天玩我,那还有什么可商量的,奋起抗争,作出一点成绩给老天看看,给老天一点颜色看看,让它知道老子不是好戏弄的。

 刘鸿训孙承宗等人突然发现一副颓然无奈模样的崇祯皇帝一下子变的精神焕发起来,脸上的阴郁神色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坚毅和镇定。

 “孙爱卿,从现在开始你就入阁吧!朕需要一个知兵事的人,身边少了你不行。刚才朕和刘大人等人商量了一下陕西方面的处理方法…孙爱卿以为如何?”

 孙承宗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进入决策层,领兵在外总是受权臣的掣肘,崇祯皇帝的一句话就把他的遗憾弥补了,可他却没有多大的欣喜,面对眼下的局势,怎么能高兴的起来呢!

 “皇上,杨鹤为官清廉不假,可陕西民变,光靠一个清廉的官员恐怕不能成事,皇上又以剿灭为主,文官多不懂打仗,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孙承宗对杨鹤本人没意见,可对杨鹤总督陕西军政颇不赞同,杨鹤能打仗吗?他很怀疑。

 我沉了一声,觉得孙承宗的话不无道理,既然历史都跟我开了如此大的玩笑,那我再遵循历史的发展,很可能就是在为自己掘坟墓“孙爱卿,你有何见解?”

 “微臣不才,愿意亲自前往陕西为皇上分忧。”

 孙承宗之所以请命处理陕西之事,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很清楚陕西为什么发生民变,而且预测到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第二,不是他自负,当今朝廷之上,能打仗的文臣武将没有几个,首推第一的袁崇焕身在北疆,而且北疆兵马点滴不得调动,否则后金难以抑制。

 这个情况之下,他不身而出,实在说不过去,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嘛!

 孙承宗自请赴陕,这让我有些意外,当然也十分高兴,如果有孙承宗坐镇陕西,想必民变很快就会被平息。

 “爱卿花甲之年却仍然要为国劳顿,朕深感不安,甚感疼惜,可陕西事关全国,一旦草寇窜为祸地方,肯定会难以收拾,朕把陕西托付与爱卿了。”

 我也没拖沓,当即任命孙承宗总督陕西,之前任命的杨鹤则随同前往,听命孙承宗调遣。

 说实话,陕西这么处理已经是最好的方案,政策以剿灭为主,具体由孙承宗总督军政,杨鹤从旁辅助,减免赋税体恤百姓,改组陕西地方政府,凡此种种如果再出什么差错,那绝对是命运的阴谋。

 处理完了陕西的事,接着该办理眼前的难题了,北京大地震造成的破坏不能不管,我马上找来王家桢询问此事。

 王家桢此时的脸色蜡黄,户部现在由他主事,几天来繁重的工作让他精神极其萎靡,夸张的说,站着都能睡着。

 “皇上,初步的统计已经出来了,此次地震造成将近二十万人死亡,倒塌的房屋无法计算,受灾的人口多达七十万…。”

 看过地震记录片的我对情况有过推测,可听了王家桢的报告,仍然感到事态严重的难以想象,二十万人死亡,七十万人受灾,等于是在大明帝国的心脏打了狠狠的一拳啊!

 “大灾之后防大疫。”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才记起这是后世的时候,某些领导干部面对自然灾害的头一个嘱咐,看来我是被潜移默化了“马上把北京地区的所有郎中大夫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做好预防工作,免得发生瘟疫。”

 王家桢愣了愣,没料到崇祯皇帝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随即点头道:“皇上英明,微臣马上着手办理此事。”他还真没想到这个,而防疫工作委实重要无比,现在天热,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瘟疫,死多少人可就没数了。

 “户部暂时还有些银子吧!马上遣人下江南购买粮食,越多越好,不光是粮食,只要是能吃的,容易储存的,都买。”

 王家桢点头称是,之前虽然已经在购买粮食了,可眼下多储存粮食没有坏处,多准备一些十分必要。

 “赈济畿辅灾民的工作由王爱卿亲自来做,不要有丝毫的闪失,朕现在就去灾区看看。”说是灾区,不夸张的说,一出北京城就是灾区。

 刘鸿训等人听说崇祯皇帝要去灾区看看,吓的极力劝阻,他们倒是知道身为天子的崇祯应该去看看受灾的百姓,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啊!外面遍地是死人,尸臭味道呛人的鼻管子,要是把崇祯呛个好歹,谁负责,谁为大明帝国负责呀!因此包括王家桢在内都反对崇祯出城。

 不管刘鸿训等人怎么反对,我都坚持要出去看看,这些也都是被后世潜移默化的结果,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发生这么大的灾害,不去老百姓身边看看,坐在“办公室”听汇报,怎么能了解真实的情况啊!

 再说我来了这么久,还没有跟普通的老百姓接触过,对真正的民生问题一点了解都没有,不了解就不能作出准确的决策,为了自己的未来着想,也得做到心中有数啊!

 否则一气的瞎指挥,还不是把自己指挥到歪脖子树旁边。×他妈的,怎么又想到那棵歪脖树了,明天就让人找找,把它砍喽!  M.ShaNzXs.COm
上章 我成为崇祯以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