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擦肩而过
天刚亮不久,就在黄晓天迷糊着准备起
的时候,他的副官推开了舱门,一名参谋军官快步跑了进来。五分钟后,来不及洗漱的黄晓天冲进了司令舱,此时严宇龙与所有的参谋军官都正紧张的守在舰队内部通信的电台附近。
“敌人的侦察机在哪?还有更多的消息吗?”黄晓天一边扣着领口的扣子,一边走了过去。
严宇龙立即回过了身来。“才被击落,确认是一架SBD侦察机,我们的战斗机发现的时候,这架侦察机正在返航。现在还没有发现其他的侦察机。”
“雷达呢?”黄晓天的手在微微发抖,他捏紧了拳头,不想再增加紧张的气氛了。
“雷达才开机,现在还没有收到任何答复。”严宇龙注意到了黄晓天克制住的紧张神色。“也许美舰队距离我们很远,我刚刚下令让轰炸机部队做好出发准备,现在第二批侦察机的行动计划已经被取消了,航空勤务部门正在检查轰炸机,最快能在半个小时之后让第一批轰炸机出发。”
黄晓天微微点了点头,一名参谋军官在海图上标出了那架SBD出现的位置。
“让轰炸机飞行员集合。”黄晓天长出了口气“让航空勤务部门先准备一个小队的侦察机,我十分钟后安排侦察飞行线路。另外,舰队准备防空作战,增加三个小队的防空战斗机。在我下达轰炸命令之前,其他的战斗机都得在飞行甲板上待命,随时准备参加舰队防空作战!”
严宇龙点了点头,立即把航空作战参谋叫了过来。平时这些航空作战命令都是由黄晓天直接下达的,只有在作战的时候,因为黄晓天需要照顾到整个舰队的行动,所以才会有航空作战参谋去下达航空作战命令。
虽然司令舱里的气氛,乃至整艘战舰,整个舰队里的气氛都很紧张。美军侦察机出现,就意味着第五舰队就在附近。距离他们不到300海里,战斗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但是,参谋军官,战舰上的官兵,以及整个舰队里的官兵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正是第四特混舰队官兵素质带来地好处,如果新兵过多的话,不知道这个时候会产生多少不必要的麻烦,从而降低了舰队的行动效率。
黄晓天也强迫着自己冷静了下来。他首先了解了一下开始发生的情况。
第一批侦察机是在五点半的时候出发的。随即负责舰队外围防空的战斗机就起飞了。那架突然出现的SBD是被两架在舰队东南方向上巡逻的战斗机发现地,而从战斗机最初的报告来看,这架SBD在被发现之前一直在朝着北偏东的方向航行。因为当时舰队里地雷达没有启动。所以以无法判断出敌侦察机地准确航向,也就无法反推出敌舰队的大概方向。另外。在战斗机追上去的时候,这架03D正在转向。因此,也无法判断敌侦察机是在发现了战斗机之后转向的,还是因为已经到了极限侦察半径上再转向的。可以说,当时的情况极为巧合,而结果就是,黄晓天无法通过这些信闲断出敌舰队的准确方位与距离,而他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第五舰队没有在北面。而是在他的南面!
接着,黄晓天确认了第一批侦察机中有4架是向东南方向飞行地。而其中最右面的那架应该就是朝着第五舰队可能活动地海域而去。那架SBD在被击落之前就已经发出了电报,也许这份电报中不会提到发现了第四特混舰队,可肯定会提到遭到战斗机的拦截。那么,斯普鲁恩斯就有可能判断第四特混舰队在其北面,并且立即组织轰炸机出发!可问题是,第五舰队到底在哪,黄晓天仍然无法判断出来,如果第五舰队距离太远的话,那么他现在派出轰炸机,就是在浪费舰队的打击力量。可要是太近的话,那么他现在不派出轰炸机的话,恐怕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黄晓天的思维速度很快,他只花了五分钟就对两种可能的情况做出了推断,就在他犹豫着是先派出轰炸机,还是先派出侦察机的时候,突然传来了电台收到电报时发出的滴答声,就在他转过头去的时候,严宇龙将喇叭接到了电台上。
“报告,报告,这里是‘雨燕’4号,这里是‘雨燕’4号,发现敌舰队,确认有三艘大型舰队航母,距离310,方位…
听到这,黄晓天立即惊讶得瞪大了眼。他没有等到参谋军官来标出敌舰队的位置,就自己在海图上画了一个红叉。第五舰队,准确地说,第五舰队的一支特混舰队就在他们南面大310海里处,而且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而第四特混舰队是在向西北方向航行,因此双方的距离没有缩短,而是在扩大!
侦察机飞行员连续重复了三边报告,这才结束了通话,而严宇龙也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黄晓天没有回头去看那些参谋军官,他知道,现在所有人都在等着他的决定。更准确点,是黄晓天必须在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而且是必选题与单选题。
如果选择
战的话,那么舰队就必须立即南下,并且让轰炸机出发。考虑到此时吹的是东风,这将对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攻击由三艘航母组成的庞大舰队需要足够的时间。机群在返航的时候可能舰队已经遭到了打击,很有可能无法在三艘航母上降落,因此就需要更多的留空时间。因此,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肯定会缩短不少,而要立即让轰炸机起飞的话,那么舰队就必须向南航行,努力缩短与美舰队的距离,这样轰炸机群在返航时飞行距离就能缩短了。
可舰队在此时南下的风险
是相当大的,而且第四特混舰队也已经里而
斯普鲁恩斯没有任何理由不派遣轰炸机出发。此时黄晓天已经得知,美军装备了新式轰炸机,而不管是SB3C还是TDF,其作战半径都比原来的轰炸机提高了不少。绝不会在“
水鸟”与“海雕”之下,第四特混舰队不再拥有打击半径上的优势。更让黄晓天感到不安的是。被找到的仅仅只是一支美军舰队,另外一支舰队在哪?另外,侦察机的报告中明确提到,美舰队的航母上没有轰炸机,而“埃
克斯”级航母是不可能将所有的轰炸机都
进机库里地,这与“湖”级航母一样,肯定会有部分轰炸机得停放在飞行甲板的两侧。那么,美舰队是不是已经安排轰炸机出发了呢?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逃跑。”或者说是“撤退。”不管怎么说。反正就是让舰队立即向北航行,尽快拉开与敌舰队之间的距离。按照现在双方的距离,就算斯普鲁恩斯已经让轰炸机出发了。那么这些轰炸机也需要一个半,甚至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而舰队可以在此期间内将距离拉开30到50海里。也许这个距离仍然不足以逃出美军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但肯定可以限制美军轰炸机的作战时间,迫使美军轰炸机仓促投弹。另外,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足够让舰队里的所有战斗机都起飞了,而三艘航母上地108架“金鹰”足以在舰队上空组成严密地防空网,对付一百多架美军轰炸机肯定不是问题。
可“逃跑”或者说是“撤退”也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向哪个方向跑?而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另外一支还没有现身的美军特混舰队。如果这是斯普鲁恩斯设置的圈套的话。那么另外一支美军特混舰队肯定就在附近某个地方,如果第四特混舰队胡乱转向的话。恐怕就将一头撞上去,然后同时遭到第五舰队的两支特混舰队,六艘舰队航母上近500架轰炸机的同时打击,就算第四特混舰队的108名飞行员全都是空战王牌,要想在连续挡住500架轰炸机的轮番打击,这也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就算要逃,也得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避开那支还没有出现的美军舰队!
实际上,这两个选项地关键就是舰队该怎么转向,以及是首先加强舰队防空,还是首先安排轰炸机出发。黄晓天只考虑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他就做出了决定。
“舰队保持现在地航向,加速到31节,另外,立即让所有的战斗机都挂上大型副油箱起飞,至少得保证能够巡逻到今天中午。”黄晓天转过了头来“在待命的战斗机起飞之后,那些需要在两个小时内补充燃料的战斗机立即返回航母补充燃料,让航空勤务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所有的战斗机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升空,其中除了两个小队负责内层防空,两个小队在舰队的北面与东北面巡逻之外,其他的五个小队全都集中在舰队南面90度范围之内,随时准备拦截美军轰炸机。”
航空作战参谋迅速的把舰队司令官的命令传达了下去,他没有去征求舰队参谋长的意见,在这个时候,黄晓天是不会听取严宇龙的意见的。
“我们准备撤退?”严宇龙没有反对,只是有点不解。
“不是撤退,是首先弄清楚形势。”黄晓天走到了司令舱的左侧舷窗旁,朝下面那些已经开始忙碌的航空勤务人员,以及正在准备登机的战斗机飞行员看了过去。“我们距离美军特混舰队太远了,而且还有一支特混舰队没有出现。为什么第五舰队会出现在我们的南面,我现在还没有时间考虑,而我们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不被第五舰队给干掉。就算我们干掉了南面的那支特混舰队,可只要第四特混舰队被斯普鲁恩斯消灭掉,那么我们都将失败,也不可能实现战役目的。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还是小心为上,如果南下追击的话,很有可能掉入美军的陷阱之中。”
“也许第五舰队并不是来对付我们的,毕竟斯普鲁恩斯不大可能知道我们的准确位置,这次只是碰巧撞上了,第五舰队也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黄晓天微微皱了下眉毛,他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是没有相信这个推断,因为在他看来,第五舰队没有任何理由出现在他的南面,斯普鲁恩斯应该去对付中途岛。
“也许,第五舰队是去攻打马绍尔群岛。”严宇龙很小心的说出了他的推断。
“有这个可能,可问题是,放弃中途岛,攻打马绍尔群岛,对美军有什么好处?”黄晓天把住了搭档的肩膀“另外,就算美军确实是去攻打马绍尔群岛,那么他们也还有一支特混舰队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打下马绍尔群岛,我们甚至不用去掩护马绍尔群岛就能让第五舰队留在中太平洋上,而现在先撤出战场,这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的不利影响,是不是?”
严宇龙不置可否的耸了下肩膀,撤退确实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也能够避免冒险,可美军真是在攻打马绍尔群岛的话,那就错过了歼灭第五舰队,至少是干掉半个第五舰队的机会,而今后很有可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航母上的战斗机正在陆续起飞,舰队也一直在向西北方向航行,并且在十五分钟后就加速到了31节。到七点半之前,航母上的战斗机都升空了,而那些剩余燃料不太充足的战斗机正在返回航母,准备降落补充燃料。
也就在这个时候,通信参谋将一封电报送了出来,这实际上是两封先后到达的电报,一封是由夸贾林环礁那边发来的,另外一封是由战区司令部发来的,而两封电报的内容有部分是一样的:美军正在轰炸夸贾林环礁与马朱罗环礁,而且出现在这两座环礁上的美军轰炸机超过了400架,或许更多!
m.ShaNZ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