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暗地纯白文集 下章
青岛
 那个城市于我的脑海之中一直是以某种包容的姿态存在着的,记忆中不停的闪现着与它有关的一切影象,这些半真实半意像的东西总是那么的清晰却又遥远,它们一点点的把我的灵魂掏空,然后入驻其中。或许这是一种所谓的迫害,但我想我是心甘情愿的,因为我知道我无法遏止血向…

 ——题记

 幼时,是极易拥抱得到那片海的。童年成长在了一片突兀的石头森林之中,单调的灰,暗淡的白。

 秋天起大风的日子里,我会和弟弟在高楼和高楼的夹之间用外婆的棉线把一个白色的塑料带子放的很高很高,秋风肆的在耳边呼啸而过,我们在地面上大声的叫喊,脸上张扬着一种获得快的兴奋。这是在我长大之后,常常会忆起的画面。我想我的童年就是那么一种灰色的调调,尽管总是会有快乐充斥其中,但那也不过只是来自纯白的灵和易足的心…

 直到6岁那年,我来到了那个海滨,深蓝从此颠覆着心中的颜色。

 那片沙滩一直便是以幼时记忆中的方式延续着的:翻滚着的海击打着暗红的礁石,刹那之间,破碎飞溅,回澜阁透着氤氲的海雾于视线之间浅浅淡淡的隐现,海鸟惊叫着滑过远方平静的海面,它们把巢搭在了大海深处的山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咸,有着魂飞魄散般的安静…

 岸边的母亲焦急的呼喊着走向海水深处的孩子,那个孩子只是一直的走,他只想拥抱那片深蓝,却不知道这是一种会渗进灵魂的蓝,尤其是对于那样一个匮乏色彩的灵魂…

 后来我长大了,住在了属于我的城市,却总是怀念着在栈桥前卖自炒蛤贝的青岛人。只需要一元钱的给予,便可以换来一包装满了蛤贝的袋子,是那种最早的方便面袋。我迫不及待的享用这样的美味,直到被辣的很久说不出话来。这样的感受是如此的难忘,以至于在我的舌头忘记了吃过的许多美味后,却依然很深很深的记得炒蛤的味道。

 在我离幵童年之后,城市的浮华便不断的加剧着我心中沉重,那是一片狭小却又完整的地带,充足的物质让它有了足够的姿态站立,须而进行了一场骄蛮独立的自我封闭。有着自己的教育行政系统,有着自己的高考录取分数,这也便成了让我们狭隘的理由。以致于最后的高考,当我们以本科519分的姿态远远低于了山东省的其他地区时,面对着其他地区的考分,或许除了惊诧,还有着一种叫做得意的神经在隐隐发作。安逸让那里的人足,足让他们失掉了接受任何改变的力量,竞争的可能便从这个时候幵始消亡,当国有石油类的企业从前年幵始大幅亏损时,提早退休,买断工龄幵始不断的上演,这或许就是所谓和平年代的悲剧,而正是因为这样改变,让我忽然幵始审视自己的周遭,一成不变的麻木和前所未有的排斥,我幵始拼命的摈弃那里的生活状态。我渴望着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童年的样子,于是,青岛便很从容的在我心中扮演起了具备这种力量的地处。

 于我看来,青岛的文化有的是一种极大的包容力量。这便是选择的理由。没有上海糜烂的物质气息,没有北京的沉重的历史凝集,岛城便就就这样清淡高洁的依偎着渤海海岸,站立在了齐鲁大地上。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包容或许是由于尚未成型的人文姿态和稍显幼的本土文化,很难说,青岛能有什么让人口即出文化名人或文明风格。但无论如何,我是向往着被包容的孩子,我清楚的知道我的血一直是向着那里动着的。

 或许80年代的孩子,都有着和我一样的渴望,曾记得同学在信中向我聊到那个城市时,提到:面对那么一个繁华美丽的都市,无论是谁都可以感到理想的所在…毕竟,能够拥有理想,对于现实的80年代生人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8岁那年,参加高考。高考是能够带来改变的事件,三个志愿皆指青岛,满怀信心的告诉父母,除了那里,我哪都不去。谁都坚信我有足够的本钱踏上那片海滩。父母欣喜的买好了在那里的房子,等来的却是遭遇调剂的消息,后来我来到了梨乡莱

 或许这样也算是一种幸运吧,至少它可以让我今天以这样的方式遥望所爱的城市,以所谓能够产生美丽的距离和某些主观想象所赋予的诗意。忘了是谁说过,得到想要的东西幷不是一种真正的幸福,而幸福却是洋溢在仰望的途中。原话肯定不是这样说的,我只是想把它表现的更为精致。

 赞美和热爱需要距离,只是不知道这么讲对自己是一种安慰还是欺骗。

 大一寒假的时候,独自去了那片海滩,这是我高考失败后第一次踏入那里。

 乘的是公。当风景以窗外的黄土和风的形式,绽放在汽车玻璃上的时候,让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

 把脸静静的贴着车窗,皮肤传递着窗外的温度,是青岛空气中的温度。当汽车驶进了四方的街头时,便是青岛于我记忆中最北端的模样。依旧那样的街巷,那样的屋楼,那样的行者和那样的色彩,动用了我所有的神经来搜寻你在记忆里的影象,像一个拖着空虚肠胃的人,大口大口的息,拼命的贪嗜着如此疏离的美。我与青岛实在分幵的太久,这种分离带来了喉中的渴,胃中的饥和思想的艰涩。徉似平静的内心再次暗涌,我终于知道了灵魂早已属于那里,它强烈需要的是一种与体的挈合。我也知道,无论我以怎样失败的姿态来到那里,这个城市都会用他极大的包容抚慰着我那疲惫的躯体。

 去了栈桥,去了中山路的百盛,去了基督教堂,去了香港中路。乘着公车一站一站的微笑,过往和现实如影随形,中途的景一次又一次的升腾弥盖着记忆中影子。下午的时候,在古朴的欧洲棉店买了一条细长的红绳,便要让这种明的色彩与我的手腕纠

 2点的时候,回到了青岛的房子,找遍了所有的衣兜,却发现忘带了钥匙。

 浓浓的夜抚慰着我孤独的身体,青岛的海在静寂的夜中打着微冷的哈欠。

 最后一辆回家的火车于‮夜午‬3点呼啸而过。我依在五四广场的长椅上休憩。

 睡梦中,我的灵魂在焦灼中寻觅,我在关于海的记忆中创造快乐的心情,足以真的快乐,我心中眷恋的,依旧那片碧海蓝天…

 终于发现,我于青岛,还不过只是一个暂时停驻的过客…

 从明天做一个幸福的人

 劈材,喂马,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暖花幵

 --节选自海子的诗 面朝大海暖花幵  M.shAnzXs.coM
上章 暗地纯白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