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物贩子在唐朝 下章
第四十章 毒草与神农
 只是——”立本忽然出声惊醒了沉浸在狂想中的画组:“这画谱该如何印刷呢?虽然以雕版之术可以形其大略,只是墨只分黑白,浓淡干无从体现,怕又让学者误入歧途啊!”::>。卢鸿推出雕版印刷书籍后,也有那头脑灵活的书商,将话本印成书来卖,其中的图也是雕版制成的。但绘画若无深浅浓淡,却不免味道大变,神韵全无了。

 褚遂良也叹口气说:“这个却是无法可想。以雕版之法印刷画谱,如果能作到笔法不走样,就已经难得了。墨法变化怕是绝无办法印出来的。”

 上官玥和褚行毅听了,也都觉得甚是可惜。自己等人费尽心血,编出这画谱来,却因印刷局限而大失神采,想想也是有些无奈。

 卢鸿却呵呵一笑说:“若要印得效果如手绘一般,倒也有办法。只是这方法,其耗费人工精力,难以想象。不知几位可愿一试?”

 四人一听不由大喜。卢鸿每每能为人所不能为,众人都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此次确实是想不明白,如何能印出同画一般的效果来?

 卢鸿道:“在下说的这种方法,称为‘木版水印’,要说原理,也很简单。要分别将一张画面中,不同色彩、不同浓淡的线条和块,雕成单独的版。然后就如套印一般,分别上印在纸上。最后集合成形,体现出浓淡干地效果来。只是此法,原理虽然简单,但对制版、套印等细节要求极高,若非有极高的工艺水准,万难做到。”

 说罢,又将这木版水印从描稿、制版到印刷等关键环节,一一讲来。

 卢鸿说的这木版水印。可说是代表中国传统印刷术的最高水准。出现年代甚晚。直到近代才真正成。其印刷出来的作品,真是达到以假真的程度。单以印刷中国画的效果看,就算是最先进的后世印刷技术,依然达不到木版水印地水平。

 最后卢鸿说:“本来这套画谱,在下想要委托奚家印书坊在长安新幵地分店来印制,但又怕坊中缺少于画艺地高人指点,难以成功。此法我也只是由书中得来。未曾实践过,心中也没有底。只是不知道几位有没有信心将此法现于天下,将《芥子园画谱》印成天下最精美的画谱?”

 编书四人众目光狂热,连连点头。

 ::玥去编画稿子,卢鸿终于可以颓乎然亭下。狂笑一声“终得浮生半闲”幸福啊!

 可惜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立本等三人要辛苦绘画,还要跑印书坊去研究卢鸿抛出来的木版水印技术,自然没有功夫来扰卢鸿。但上官大小姐可不会去书坊那地方研究雕木头。何况上官小姐那是有名的才女,几件稿子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然后就天天跑来找卢鸿请教自己稿件中的绘画专业知识,商讨用词遣句、文语结构,直把卢鸿愁得不行——当然,按谷那律地话说,卢鸿纯粹是得了便宜卖乖,纯属找型的。

 以前三个大老爷们天天着就算了,让一个娇滴滴地美女天天上可不好受。这几天卢鸿总觉得同仁地眼光已经由同情转为暧昧,而几位年纪差不多的编书弟子的眼光,已经由崇拜转为愤怒与嫉妒。

 偏偏上官大小姐绝无任何感觉,这几天不知为什么对颜料地构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唐时人作山水,一般都是青绿山水,所用的颜料都是石青石绿等矿物质颜料,颜色不透明,丽厚重。而卢鸿所授乃是水墨浅绛山水,颜料多取自草木植物,颜色透明浅淡。上官玥原本不喜青绿山水那种装饰味道,一见了卢鸿画的浅绛山水,设不掩笔法,别有清趣,因此极为喜爱。

 卢鸿被无奈,只得将所用颜料找来了一堆,一一向上官大小姐讲明来源用途。上官玥一边学习,一边记录,说是要在画谱中单立一个色彩浅说。也许女孩子天生对花花绿绿的漂亮颜色感兴趣吧,卢鸿如是想。

 “哦,这个就是胭脂,传自西域。在绘画中,是用来点染红色的。上官姑娘想必颇有了解了。”卢鸿正对着面前地上官玥解释道。

 “嘻嘻,想不到画画还要用到这东西。今天涂用地就是柳记的胭脂呢。怎么样,是不是很鲜?”上官玥红润的嘴,鲜滴。

 “…当然鲜…下边这个是藤黄,除了直接染画中地黄之外,还要与花青调和成绿色。在浅绛山水中是没有现成的绿色的,都要用藤黄和花青调出来。”

 管循循善

 “这个黄也很漂亮啊。前几天看到四娘涂了黑色的膏,颇有新意。不知涂个藤黄的,是不是也很有趣?”上官大小姐一行说着,一行拿了藤黄便向自己的朱比去。

 “…黄怎么可能漂亮…下边这个是赭石…天啊,你不活了!”一看上官玥真地拿了藤黄向上画去,卢鸿只吓得魂飞魄散,跳起身来,一把将上官玥的手腕抓住。

 “哎呀,你做什么?”上官玥这几天虽然与卢鸿颇为亲密,但见卢鸿如此莽撞地抓住自己的手,还是吓得花容失,手中的藤黄“吧答”掉在地上。

 卢鸿弯捡起地上装着藤黄的纸筒,对着满面通红的上官玥说:“我的姑,你可真敢干啊。知道这是什么么?藤黄啊!知道?那它还有个名字,叫‘见血封喉’,这个知道吗?”

 上官玥听了这个名字,才知道卢鸿刚才为何这般冲动。这藤黄虽然颜色鲜可爱,原来却是剧毒无比。想起自己举动也着实冒失,一时以手抚,不由心口突突跳。

 传统中国画所用的藤黄,产自极南的荒蛮之地,乃是一种叫作“血封喉”的树条汁,采集而得。当地土人采集时,在树藤条上砍出口子,滴出的汁为黄,故称作藤黄。藤黄本是剧毒之物,当地土人以之涂在弓箭之上,中人物,见血立毙,故人称之为“见血封喉”因此谚语道“藤黄莫入口,胭脂莫上手”便是为此。

 上官玥听卢鸿解释完藤黄的来历,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不敢再胡闹,老老实实地继续幵始自己记录颜色的工作。只是卢鸿却吓出了一头大汗,看着上官大小姐,活便是一个当世神农。

 上官神农虽然偶然有些冲动,但才华确是一等一的。几天功夫下来,所作的画谱总论、分述等文字,不只清楚通晓,更兼词句华美,就是卢鸿看了,也是称赞不已。一手簪花小楷学王献之《洛神赋》笔体,秀美绝伦,才女之名确非虚誉。

 卢鸿对上官玥颇为称赞,但在卢鸿面前,上官玥可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强的。就算是自己最得意的诗词之学,卢鸿也足够当她的师傅,这一点,她可是心服口服。

 在一次讨论词句时,卢鸿偶然提起了平仄之说,谈起了诗词格律。上官玥初听之时,便大加反对。二人也不知争论了多少次,总是无法说服对方。

 上官玥为人单纯,子也很是随和,但一旦说到诗词等方面来时,却极有主见。只要不是真正说服她,根本不用想她会随声附和你的意见。上官玥本富诗名,对于诗词等自有一番体会。虽然她对卢鸿所作的诗词极为佩服,对于卢鸿提出的律诗格式见解,却绝不同意。

 上官玥道:“卢公子,你所说平仄等道理,确是极为到的。如坊中做曲子,若说依此而为,以便传唱,也无不可。如你前时《短柱》佳篇,偶然游戏之作,自然可喜。只是若以此为常例,却是束缚了手脚,如人入桎梏,如何能随意起舞?”

 “上官姑娘,在下这格律之说,只是于古体诗行之外,另具一体。不论五言七言诗句,本就强调格式,总须词调铿、起伏有致,才便于诵读歌咏。令尊所作诗句,辞章华美,更倡‘六对’、‘八对’之说,世人称为‘上官体’,于格律亦深有研究,想来上官姑娘自然也不用我多说。”卢鸿说着,又轻声道:“脉脉广川,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令尊此诗,音律协美,诵时朗朗上口,可见格律之美。”

 上官玥好看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说:“玥平常对家父的诗体,便幷不赞同。虽然世人均称上官体,词藻华丽,绮错婉媚,声调铿。只是细细读来,却言之无物,终少深致。公子所诵家父之作,当真便觉得其为佳作么?只怕公子也不以为然吧。玥观公子昔时之作‘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东风容易别’,这等才情,怎会将家父之作视为圭皋?”

 卢鸿脸上不由一红,适才他说的上官体之作,心里确实幷不是如何赞成。只是他向来辩论,均惯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上官玥之父上官仪,乃是当朝诗作格律大家,因此便拿来堵上官玥的嘴。没想到上官玥一论及诗词,连她父亲的账也不买,刚才的话说得也毫不掩饰,倒让卢鸿大觉惭愧,始觉得自己一直以来,还是小瞧了这位上官姑娘。  M.sHAnzXS.coM
上章 文物贩子在唐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