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布拉格之夜文集 下章
观书有感·《阅读史》
 当阅读成为人的一种本能的时候,知识、书本与人的生命便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宛若提尔留斯笔下那三条抛物线。而当这种本能变成了一道使书写和书成为有意义的程序之后,透过曼古埃尔那卡尔维诺一般的笔调。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对于阅读这个使书有生存意义的问题的讨论,我们无法给他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讨论一个针尖上到底能站几个天使一样索然无味。人们很难在随的阅读里面获取什么充分的知识。当一个作者在思想通过笔到纸上体会那种快的时候,也许一个读者正在某一个角落,体会那种思想通过眼睛缓缓注入大脑的那种惬意。

 于是,很多人想知道,是读者自己伸展出我们的感官去捕捉书页上的字母,还是字母本身伸展到我们的感官上来?曼古埃尔也不例外,正因为这个问题,所有才有了这本叫做《阅读史》的不朽巨著。

 文学是可以简化成一篇篇经典文学文本的历史,戏剧史是舞台上那一个个绚丽的灵魂角色,电影史则是用一部部影片作为百年经典的坐标。阅读史是什么呢?是罗兰在阁楼上的冥思苦想还是巴尔扎克在纳河畔的唏嘘长叹?是凯撒时代的数卷羊皮卷还是由大汉王朝通往罗马帝国的一页纸草?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是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

 曼古埃尔构造了由一个主题呼唤出另一个主题的小世界。从日本宫廷少女的闺小文到叙利亚的两块来自远古的泥片,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里尔克的一句话的注脚…那一个个近乎唯美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的历史。

 阅读活动的多姿多彩同阅读的同一个目标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曼古埃尔的这部历史由两条平行的线索组成。一条是读者的力量,描述的是人类一种精神发展的过程;人类精神前进的动力来源于书本和读者的接触。知识的堆积不算是知识,帮助人们利用数,让他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梦寐的知识和资料。正如此书所言:藏书系统拯救了书本,免得沦落入湮没的境地。

 福楼拜说过,阅读是为了活着。一个原本属于上层建筑的概念却不经意的成了一个经济基础的衍生物。整本书没有杜拉斯博尔赫斯加谬萨特的晦涩和专业。尽管他的笔调和风格是如此的接近于卡尔维诺。但是却没有卡尔维诺那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晦涩和历史烙印。在精致和清新的笔调之间,我们似乎穿过时光看到了那个偏居外省的日本女孩是如何的热衷于读“物语”看到目盲的博尔赫斯坐拥书城而无法尽情阅读而哀声叹息。一部《阅读史》,四个部分,二十二个章节,一百三十幅图,作者致读者那些题记非编年体而是论题体的写作手法,让人嫉妒他的博闻强记。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和广征博引的轶闻趣事更是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如果说大多是经典只是把思想变成文字的话,那么曼古埃尔的这部《阅读史》则是把那传下来的文字还原成深邃或是睿智的思想。

 当通俗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时代主文化的时候。我们正在充满阳光的纯文学土地上纵情歌唱着格拉斯贾斯丁川端康成。在迷茫和扬之间往往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也许《阅读史》是一部关于回答什么是阅读本质的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当霍金的那句六百年后的语言正在以让人窒息的压力威着传统文化和纸质出版物时,瑞恰兹在《文学批评原理》一书中一语道破玄机:书籍是借以思考的机器。也许我们在字里行间再也嗅不到一丝软件气味的时候,掩卷而思,猛然发现阅读的本质不只是一本拥有过比读过更重要的藏书所能勾勒出来的内涵,其实一本温厚的《阅读史》才能让我们在不经意之间,取代原来的作者,成为作品的主人。  m.sHanZxS.COm
上章 布拉格之夜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