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文六十四篇。一九三四年十二月海上联华书局以“兴中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五月改由联华书局出版。
前记
自从华中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內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1〕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头摇晃脑的⾼兴了一大阵,讲冷话的也有,说俏⽪话的也有,连只会做“文探”的叭儿们也翘起了它尊贵的尾巴。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
想从一个题目限制了作家,其实是不能够的。假如出一个“学而时习之”〔2〕的试题,叫遗少和车夫来做八股,那做法就决定不一样。自然,车夫做的文章可以说是不通,是胡说,但这不通或胡说,就打破了遗少们的一统天下。古话里也有过:柳下惠看见糖⽔,说“可以养老”盗跖见了,却道可以粘门闩〔3〕。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月⽩风清,如此良夜何?”〔4〕好的,凤雅之至,举手赞成。但同是涉及风月的“月黑杀人夜,风⾼放火天”〔5〕呢,这不明明是一联古诗么?
我的谈风月也终于谈出了
子来,不过也并非为了主张“杀人放火”其实,以为“多谈风月”就是“莫谈国事”的意思,是误解的。“漫谈国事”倒并不要紧,只是要“漫”发出去的箭石,不要正中了有些人物的鼻梁,因为这是他的武器,也是他的幌子。
从六月起的投稿,我就用种种的笔名了,一面固然为了省事,一面也省得有人骂读者们不管文字,只看作者的署名。
然而这么一来,却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视觉,专靠嗅觉的“文学家”疑神疑鬼,而他们的嗅觉又没有和全体一同进化,至于看见一个新的作家的名字,就疑心是我的化名,对我呜呜不已,有时简直连读者都被他们闹得莫名其妙了。现在就将当时所用的笔名,仍旧留在每篇之下,算是负着应负的责任。
还有一点和先前的编法不同的,是将刊登时被删改的文字大概补上去了,而且旁加黑点,以清眉目。这删改,是出于编辑或总编辑,还是出于官派的检查员的呢,现在已经无从辨别,但推想起来,改点句子,去些讳忌,文章却还能连接的处所,大约是出于编辑的,而胡
删削,不管文气的接不接,语意的完不完的,便是钦定的文章。
⽇本的刊物,也有噤忌,但被删之处,是留着空⽩,或加虚线,使读者能够知道的。国中的检查官却不许留空⽩,必须接起来,于是读者就看不见检查删削的痕迹,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上了。这一种办法,是比⽇本大有进步的,我现在提出来,以存国中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
去年的整半年中,随时写一点,居然在不知不觉中又成一本了。当然,这不过是一些拉杂的文章,为“文学家”所不屑道。然而这样的文字,现在却也并不多,而且“拾荒”的人们,也还能从中检出东西来,我因此相信这书的暂时的生存,并且作为集印的缘故。
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于海上记。
〔1〕《自由谈》参看本卷第5页注〔1〕。由于受国民
反动势力的庒迫和攻击,《自由谈》编者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五⽇发表启事,说:“这年头,说话难,摇笔杆尤难”“吁请海內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
,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
〔2〕“学而时习之”语见《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柳下惠与盗跖见糖⽔的事,见《淮南子·说林训》:“柳下惠见饴曰:‘可以养老。’盗跖见饴曰:‘可以粘牡。’见物同而用之异。”后汉⾼
注:“牡,门户籥牡也。”按柳下惠,舂秋时鲁国人,《孟子·万章》中称他为“圣之和者”;盗跖,相传是柳下惠之弟,《史记·伯夷列传》说他是一个“⽇杀不辜,肝人之⾁,暴戾恣睢,聚
数千人,横行天下”的大盗。
〔4〕“月⽩风清,如此良夜何?”语见宋代苏轼《后⾚壁赋》。〔5〕“月黑杀人夜,风⾼放火天”语见元代冁然子《拊掌录》:“欧
公(欧
修)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徒刑)以上罪者。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月黑杀人夜,风⾼放火天。’欧云:‘酒粘衫袖重,花庒帽檐偏。’或问之,答云:‘当此时,徒以上罪亦做了。’”
m.sHaNZ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