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伪自由书 下章
迎头经
 中国现代圣经〔2〕——头经曰:“我们…要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

 传〔3〕曰:追赶总只有向后跟着,普通是无所谓头追赶的,然而圣经决不会错,更不会不通,何况这个年头一切都是反常的呢。所以赶上偏偏说头,向后跟着,那就说不行!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军所至,抵抗随之”至于收复失地与否,那么,当然“既非军事专家,详细计画,不得而知”〔4〕不错呀“军所至,抵抗随之”这不是头赶上是什么!军一到,头而“赶”:军到沈头赶上北平;军到闸北,头赶上真茹;军到山海关,头赶上塘沽;军到承德,头赶上古北口…以前有过行都洛,现在有了陪都西安,将来还有“汉族发源地”昆仑山——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收复失地云云,则虽非军事专家亦得而知焉,于经有之,曰“不要向后跟着”也。证之已往的上海战事,每到军退守租界的时候,就要“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5〕。这样,所谓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右传之一章。

 传又曰:头赶和勿后跟,还有第二种的微言大义——报载热河实况曰:“义军〔6〕皆极勇敢,认扰及杀戮军为兴奋之事…唯张作相〔7〕接收义军之消息发表后,张作相既不亲往抚慰,热汤又停止供给义军汽油,运输中断,义军大都失望,甚至有认替张作相立功为无谓者。”“军既至凌源,其时张作相已不在,吾人闻讯出走,热汤扣车运物已成目击之事实,证以军从未派飞机至承德轰炸…可知承德实为妥协之放弃。”(张慧冲〔8〕君在上海东北难民救济会席上所谈。)虽然据张慧冲君所说“享名最盛之义军领袖,其忠勇之精神,未能悉如吾人之意想”然而义军的兵士的确是极勇敢的小百姓。正因为这些小百姓不懂得圣经,所以也不知道头式的策略。于是小百姓自己,就自然要碰见头的抵抗了:热汤放弃承德之后,北平军委分会下令“固守古北口,如义军有入口者,即开击之”这是说,我的“抵抗”只是随军之所至,你要换个样子去抵抗,我就抵抗你;何况我的退后是预先约好了的,你既不肯妥协,那就只有“不要你向后跟着”而要把你“头赶上”梁山了。右传之二章。

 诗云:“惶惶”大军,头而奔“嗤嗤”小民,勿向后跟!赋〔9〕也。

 三月十四

 这篇文章被检查员所指摘,经过改正,这才能在十九的报上登出来了。

 原文是这样的——

 第三段“现在通行的说法”至“当然既”原文为“民国廿二年×三月某〔10〕,当局谈话曰:‘军所至,抵抗随之…至收复失地及反攻承德,须视军事进展如何而定,余’。”又“不得而知”下有注云:(《申报》三月十二第三张)。

 第五段“报载热河…”上有“民国廿二年×三月”九字。

 三月十九夜记。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九《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中国现代圣经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头赶上去”等语,见该书《民族主义》第六讲,原文为:“我们要学外国,是要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譬如学科学,头赶上去,便可以减少两百多年的光。”

 〔3〕传这里是指阐释经义的文字。

 〔4〕“军所至”等语,见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二《申报》载国民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答记者问:“我无论如何抵抗到底。军所至,抵抗随之”;“至于收复失地及反攻承德,须视军事进展如何而定,余非军事专家,详细计划,不得而知。”

 〔5〕“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一二八上海战事后,国民政府为向日本侵略者乞降求和,曾同意侵入中国国土的军暂撤至上海公共租界,并“严饬”中国军队不得越界前进。〔6〕义军指“九一八”后活动在东北三省、热河一带的抗义勇军。

 〔7〕张作相(1887—1949)辽宁义县人,九一八事变时任吉林省政府主席、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

 〔8〕张慧冲(1898—1962)广东中山人,魔术、电影演员。曾于一九三三年初赴热河前线拍摄义勇军抗纪录影片。这里引用的是他自热河回上海后于三月十一的谈话,载三月十二《申报》。〔9〕赋《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一,据唐代孔颖达《诗注疏》解释,是“直陈其事”的意思。

 〔10〕×三月某这里的“×”是从《秋》第一句“元年、、王正月”套来的。据《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用“×三月”含有讽刺国民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意味。  m.sHAnZxS.coM
上章 伪自由书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