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崇祯二年 下章
第1章 坚城难攻
 崇祯二年(1629年)。如今的大明上下焕然一新,崇祯帝已经登基两年,到了十二月二十四那天就满十八岁了。

 天启七年五月至六月的宁锦大捷,袁崇焕重创了后金的皇太极,至此皇太极对袁崇焕十分忌惮,往往避开袁崇焕所在的防线而攻击其他位置。

 但是依然被袁崇焕一次次的击败和打退。十一月六,魏忠贤在直隶河间府城县畏罪自缢而死,余都被肃清了。

 崇祯帝正踌躇满志的要中兴大明,这下国内和关外都顿时一松,但是,暗藏着的危机在声乐舞下却史无前例的渐渐近。

 整个崇祯元年,是许多事件的爆发年,七月二十发生蓟镇兵变,七月二十三,嘉兴、绍兴等地又遇大风海、飓风雨,滨海地区死伤无数。八月,皇太极又领兵五万越过宁远围屯,攻打各处,被袁崇焕再次击败。

 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初年,北方因为连年的天灾再次爆发农民起义,从年初到年末的十一月十七,陕西的澄城县、白水县、蒲城、韩城、府谷、宜川都发生农民起义,安祥、汉南王大梁接连起义,于是大明北方的农民起义一发不可收拾了。

 崇祯元年十二月,固原又是因为缺饷发生兵变,官军更直接加入了农民起义军,致使农民起义军快速壮大,接着攻破了茎和富平。十二月二十四,崇祯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度过了皇帝十七岁的生日。

 时间到了崇祯二年,后金的皇太极在接连的失败以后,知道八旗军短短十几年的历史还是一支很年轻的军队,于是萌发了慢慢组建汉八旗和蒙八旗军的想法。

 皇太极先东征西讨征服了蒙古和朝鲜,解决掉了三面夹击和后顾之忧,但是连年的以战养战,国内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一斗米要价八两银子,人有相食者,银而诸物腾贵。

 因为明朝是敌对国,又被明朝不承认国家地位而视为叛逆贼军,所以被明朝经济封锁,于是国中抢来的银两虽多,却买不到粮食。

 市场的物价更是暴涨几百倍,一匹马要价三百两,一头牛要价一百两,一匹蟒缎要价一百五十两,普通的布匹也要价九两银子。

 后金军队虽然野战战斗力强劲,但是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所以一直用以战养战的发式生存和壮大,往往都是洗劫一空就走。

 如果连连胜利还好,会因此而不断壮大,但是随着战事的接连战败和损失惨重,就开始入不敷出了,后金现在又遇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皇太极的心里渐渐清晰并形成起来。

 ***崇祯二年,五月。承干宫原来是东六宫之一的永宁宫,崇祯元年的时候改名叫承干宫,给礼妃田秀英居住。

 崇祯帝还是信王的时候,有一个正妃一个侧妃还有一个侍妾,正妃是周氏,侧妃是田氏,侍妾是袁氏,崇祯帝登基的那一天,拉着她们三个人的玉手一同入了帝宫紫城。

 由于崇祯帝特别喜欢田妃,在四月的时候崇祯帝把礼妃擢升为贵妃,现在田秀英可是田贵妃了。

 江苏扬州素来是出江南美人的地方,那小巧的瓜子脸和苗条的身材加上美妙温婉的歌喉,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颦一笑让人连忘返不已。

 曾经是蒙古大军南下的目的之一。崇祯帝出生在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1611年2月6),周皇后和崇祯帝是同一年出生的人,田贵妃和袁妃又小他们两岁。

 今年十二月崇祯帝就满十八岁了,所以周皇后今年也是芳龄十八,田贵妃和袁妃芳龄是十六岁。

 崇祯帝本来初登大宝,宫中有美后贵妃妙妾相伴,朝廷上铲除了魏忠贤及其羽,关外的皇太极又被袁崇焕数次打败,崇祯帝的心情始终却开心不起来,转眼时光就来到了崇祯二年了。

 崇祯帝今年的计划是,其一是叫袁崇焕稳固辽东和蒙古长城一路的防线,其二是治理朝内的腐败病和倾轧争,其三是镇农民军起义恢复北方的太平逐步生产。

 如果事情顺利的话,大明江山将在一个逐渐向好的形势里中兴。崇祯帝知道如果国内因为天灾而起义的农民军平定不了。

 农民军就会消耗牵制住大明几十万的兵力,这样一来就没有足够的兵力用来对付后金的皇太极。

 而京师刚好处在这二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如果势态发展控制不好,京师就会被上下夹攻,结果不敢想象啊,而事实是受上下夹攻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了。

 听臣子们奏报,辽东也发生了极为罕见的饥荒,崇祯帝猜测着皇太极是会消停一下呢,还是会有什么动作。崇祯帝不怕农民军起义也不怕皇太极开战,就怕他们同时发难导致两头受敌,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啊。

 ***早朝。崇祯帝登基已经一年左右了,立志要中兴大明,带领华夏民族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崇祯帝之前的明朝皇帝,最勤政的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但是在臣子们的眼里,现在变成了崇祯帝。

 崇祯帝每的早朝基本必到,哪怕自己的龙体抱恙,哪怕龙锦被里的周皇后和田贵妃再人,崇祯帝也常常是第一个上朝的人。

 更因为崇祯帝常常批阅奏疏弄到凌晨一二点才消停,大明的臣子们个个见主子为国家这么勤政拼命,臣子们也对大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兢兢业业起来。

 许许多多的夜里,宫里的后妃们都是一个人独享凤榻,在渐渐等待中沉入美好梦乡之时,崇祯帝却依然还在处理国事。等崇祯帝筋疲力尽以后,那还有气神去各宫里啊,于是就在干清宫或是哪里就睡下了。

 好在干清宫还有几十个宫女太监随时候命,崇祯帝一般都是站着或者坐着就被宫女和太监们侍候着完成了梳洗程序。

 在崇祯帝凌晨一二点刚刚睡下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早朝的大臣们徒步或者乘坐轿子已经穿越了半个京师,前往紫城午门集合,规定的时间是凌晨三点到达紫城午门。

 大臣们在威严高耸的午门下等待一个小时左右,到凌晨五点的时候,午门上的鼓就会敲响,这时宫门就会慢慢开启,大臣们必须排列好队伍整整齐齐的进入紫城。

 进入午门以后,官位按高低前后排列,依次稳步的慢慢行过金水桥,然后在桥后的广场整队。

 官员们此时如果有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声喧哗、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都会被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崇祯帝通常在皇极殿或者、干清门、干清宫驾临,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崇祯帝对话,大臣向崇祯帝报告政务,崇祯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这样的日子崇祯帝已经经历三百多天了,恨不得立马就治理好这个病怏怏的大明王朝,这可是太祖朱元璋辛辛苦苦从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建立起来的汉人王朝啊。***

 干清宫。衣着简朴的崇祯帝其实并不想穿龙袍,因为龙袍太华贵了,只要一想到大明的子民们还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北方那些受天灾依然安分守己的子民们。

 只要一想到大明的江山依然在摇晃之中,魏忠贤虽然铲除了,但是争不停。只要一想到关外的后金皇太极屡次杀人掠地、洗劫一空、寸草不留,崇祯帝就不忍心穿好一点的袍服和吃好一点的饭食,因为眼泪在一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眼泪总是在眼眶里晃啊。

 崇祯帝坐在龙座上,头戴网巾和束发冠,再戴巾帽,身穿明黄绣着龙腾四海图的龙袍,脚穿蓝色的靴子。

 手里拿着呈上来的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奏折,崇祯帝因为劳累有些苍白的脸庞上,那充满英气的剑眉下的星目在细细瞧着上面的文字。

 年底才满十八岁的崇祯帝,这时的五月还是十七岁的孩子啊。王承恩身穿灰色袍服立在龙座的左边,手里拿着一佛尘,半低着头侍候在一旁。龙座的背后有四个干清宫的黄衣妙龄宫女排列着,脸上都是肃穆的表情。

 袁崇焕的奏疏上写道“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意思就是蓟门很薄弱,应该增派重兵把守,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难攻,就会从蒙古方向突破长城的防线,会威胁到京师。

 “后金屡次绕过宁锦防线,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适合打野战,而坚城难攻,且屡败于袁督师手下,所以臣以为应该增兵长城,以防不测。”杨嗣昌上前一步奏道。

 “袁督师主要分管山海关外防务,蓟辽总督刘策分管关内防务,袁督师作为蓟辽督师,对整个蓟辽地区的防务都是有责任的。”洪承畴上前一步奏道。

 “袁督师负责山海关外的防务是没错,但是整个长城防线有上千公里,但兵力不足以维护整个防线,如果朝廷不派兵,一旦被后金从蒙古方面突破一点再南下,事情就不好了。”  M.ShaNzXs.COm
上章 崇祯二年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