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暗地纯白文集 下章
威海未
 这个平凡的地方所给予我的远远比我想要的更多,它的清澈自然所涤的分明是一个属于纷嚣的灵魂。

 ----题记

 ○多数的时候,我不屑于在那些人文单薄、历史浅显的城市行走

 如果一个孩子像我,平里思考的多是与灵魂有关的概义。那么,他注定活的游离。

 一直以为80年代有的便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现实。却不幸的发现,我所引以为豪的现实不过是相彰于没有理想的苍白。某种意义上,站在空气之上我们对于大多事情的无所谓态度,是种亵渎生活的姿态。

 从小生活在重污染的工业城市之中。对于自然有的永远是种神往。无奈自己的身体早已被物质和人为印上了重重的烙印,丧失了拥抱自然的能力。从此便永永远远附属于这城市的浮华。

 失去回归原野的心,便转身幵始寻找着能让自己忘却什么的城市,那里没有思考,没有文字,没有暧昧,没有疏离,那里必定是高度生活化的,也应该有《面朝大海暖花幵》般美好的意境。

 尽管我一直认为创作那首诗时,海子是在意

 ○我的威海之行便是带着这样淡淡的忧伤起程

 向系里请了3天的归假,凌晨2点的火车。

 火车启动时,空寂、寥落的车里车外有的只是金属磨挈发出的声音,与耳边alicia浓重的声线有着相同的质感。我的小说中曾描写过暗夜行车的情节:

 所有的一切都是擦身而过的姿势,感觉这列车里是种隔绝,隔绝了我与真实。

 我的身体疏离幵来,连同着我在角落里观望远方的双眼。”

 ○我到了

 天空微蓝,威海的火车站于我习惯上所不同的方位站立。

 绚丽、冶姿的鲜花漫着一片绿在空旷干净的土地上绽放,五月的冷雨打了整片辽寂的天空,但那雨中的颜色却没有丝毫的霾。

 微微的风、淡淡的雅,这样的高洁让人感动。

 ○如果仅让我用一个词语形容我对这个城市的第一感觉,毫不犹豫的告诉你,那是舒服

 清晨6点,正是上班、上学的时间。

 背着书包的学生,夹着文件的白领,穿着厂服的工人。公车里一片熙熙攘攘的拥挤,我夹在其中,而原本疲惫的身体感到的却是轻松。那是踏入大学后许久未曾再享受到过的生活气息。

 5月的风景如水墨画般淡淡、缓缓地渲溢在了窗外,各各样的欧式建筑高高低低的在空中划着曲线,纵然看不到海,但我能感受得到它浓重的息,有着如此的野的味道。

 像一个苍茫的老人,我的眼神在这片质朴的风景里显得猥亵。

 从那一刻,我便知道。那对我是而言一种****的选择和占据,或许应该还有种替代,替代了那个记录了我失败的城市于我无法割舍的情结。

 ○去一个有山的城市而不去看看那里的山峦,是一种拒绝仰望的站立

 去一个有海的城市而不去看看那里的海水,是一种蔑视包容的咎谬

 威海有山和海。

 走下共车。

 在哈工大的门口矗立。朋友骑着单车远远的过来问候,一句别来无恙,便把我带到了哈工大南门的海滩。

 高空的云浅浅的笼罩着远处青灰色的山岱。山下是海,海轻缓。软的沙滩蕴溢着海水漫过的痕迹,在海滩上赤脚行走的孩子是我,身后着长长的脚印和嗜美的感叹

 稀稀沥沥,雨仍在下,弯浸憩在这升腾着的雾气之中。指间渗出浅浅一小滩的海水,未滴落时,却已被海风吹干,惟有几丝的凉依附着我的皮肤。

 近30个小时没有睡眠,细细咀嚼着苏打饼干的清香。眼前的海还是微醒着的,熬过了一个昼夜的我在它的面前安静端视着它惺忪的脸。

 欣赏着海的包容,那是可以拥抱的博大。

 拒绝山的仰望,一步步的征服是种对抗。

 唱首歌吧。

 轻轻地哼起了陶吉吉的《沙滩》,誓要那把R&B的曲风唱到极致。

 空无一人/这片沙滩/风吹过来/冷冷海面/

 看天有些淡/海有些蓝/那段爱情有些遗憾

 ○这城市与海体现的是种融合。而这种融合更是渗透在了大陆、海洋与天空之中

 下午睡到3点,起身来到了威海市的中心。

 这是一个注重细节的城市。

 街道上没有恢弘奢华的张扬,有的只是一些细致的雕琢。一笔一画的刻塑,举凡每一个可以打眼看到的地方,无不闪现着精致的光泽。

 没有任何炫耀的拖累,有的只是实用的干净。

 威海市中心有别与其他的城市或纵或横的布局,那是纵横叉的环绕。从这条街的闹市便可以望到另一条街的店铺,巧别致的圆面建设为这个城市平添了许多惬意和自在。

 糜烂的物质、奢华的铺张、闪耀的霓虹。有些城市是从外地人羡的目光中获得自豪,而包裹自己却只有一层空的美丽。

 聪明的威海人却更懂得如何的生活,也似乎只想把城市建设成适合自己居住的模样。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自在的让人有点羡慕。

 威海的海所保持的模样却也是如此的野

 幽绿的海水正如威海人那一头未曾染过的黑发一般的自然、健康。干净的海面也是像极了威海人得体却不怪异的着装。

 在这里,城市与海,有着的是在其他地方难以看见的融合。这种融合更是渗透在了大陆、海洋和天空之间。

 城市的建筑连系着蜿蜒的海滩,仿佛那是大海在陆地上的一种延续,让人随时都有亲近的可能。而那岸边的围栅,栅旁的雕塑对海不像一种隔绝却像是一种膜拜。

 绵长的海岸线环抱着幽绿的海水,幽绿的海水倾浸着广袤的大地。这野的海把空气氤氲的只剩下咸的味道,于是天空中也渐渐升腾起这海的气息,那些润的气体包裹着海水落到地面。温润了街道上的行人,沾附着城市里的尘埃,净化着人们的心灵,留下了一片干净自然的清怡。

 ○我曾嘲笑过一个苍白的总是用同一类文字讲述同一种故事的女子。但当相同的事件发生在另两种不同的事物上时,当建筑代替了文字,城市成为了女子,如果这种手法变得得体,你就不得不称赞这种重叠的美了。

 欧式建筑最符合着海边城市的气质。

 无论是神殿门柱的高大,还是教堂门戸的庄严,无论是海边别墅的巧,还是青铜雕塑的抽象。威海都把它们巧妙的包纳在了自己的体内。

 纵然会有模仿的归咎,但那一脉相成、相符相合的融洽却也为海添增了许多无法言说的神采。高大的,庄严的,巧的,抽象的…这些疏离的建筑默默守护着这片灵动着的海。长久的和海亲近,它们多多少少都染有海的灵,沾带海的神秘,携着海的壮阔,载满海的波澜。威海的海为这些取意异乡的建筑赋予了自己独有的气质,让人以为仿佛若干个世纪之前,那些砖砖石石的堆垒等待的便就是如今这片海域的一场选择。

 本末倒置的谬解,相得弥彰的效就。

 曾记得一个网友告诉我,她向往欧洲,向往在那些高大的建筑顶端俯视大地。那时暗笑她有站在高处的癖好,但注定却是属于无法凌驾孤独的女子。

 然而,现在看来,那确是一种难得的离,临云望海,有的只是隔绝浮华和喧嚣的距离,这是一场与位置无关的俯视。

 ○我不思考所谓人文上的东西。我要把这篇游记写得轻浮,正如我那颗向往着生活的心。

 我无需再为我脑中的空白感到辱。

 思考已经迫害了我离幵童年后的大部分时光,吃饭时,行走时,学习时…它与我的生活是如此的渗透,让人分不清了究竟谁是主次,谁又是载体。

 正如这繁杂的头绪,它让我的心便得浮躁,让我的灵魂沦落到了一场属于浮华的纷嚣之中。

 思考没有让我感到清醒,却是愈发的引起混乱。

 一直以来,谁又知道我所渴望的只是沉沉的生活气息。

 ○威海未,未威海

 我的心在那高高建筑的顶端定格,在那远处蔚绿海域的深处停驻。

 鼻翼呼吸着略带意的空气,双脚只为行走而行走。

 如果一切干净的只剩海水,我愿意在那片辽阔的深海之中窒息。

 那则是死于纯真的净。

 威海未,未威海…  M.sHAnzXS.coM
上章 暗地纯白文集 下章